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记第八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於如桂:坚持奉献三十载 不忘当年战友情
2021-12-02 09:46:00  来源:淮安日报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出生入死;他是战友们心中的亲密家人,先后帮助近200名战友走出生活困境,连续34年祭扫牺牲战友、关爱烈士亲属;他是群众口中的“大善人”,捐资助学、帮助困难群众、为家乡修路建桥、助力抗震防疫,33年累计捐款捐物超2000万元……他就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於如桂。今年10月,於如桂获评第八届江苏省道德模范。“和那些烈士相比,我的付出根本不算什么,为他人奉献的人生才是健康快乐、有意义的人生。”於如桂说。

照顾战友兑现生死约定

1984年,20岁的於如桂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上战场前,他咬破手指写下请战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战场上,身为爆破组长的他冒着枪林弹雨,爬高山、越悬崖、过雷区,独立完成重要作战任务7次。在一次战斗中,高烧39.5℃的於如桂冲锋在前,被敌方炮弹击中,落下了三等甲级伤残。这次战斗中,他荣立二等功。

於如桂曾与数百名并肩作战的战友约定,如果有人牺牲,活下来的人要照顾烈士父母一辈子。这个约定,於如桂一直用行动在坚守,他把牺牲战友的亲属当成自己的亲人,倾力相助。一名韦姓烈士的弟弟患尿毒症住院治疗,於如桂帮其支付了8万元医药费;烈士周永标的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於如桂每年都带着红包前去探望,给老人打扫卫生、剪指甲,陪老人吃团圆饭……34年来,於如桂累计拿出110万元改善烈士亲属生活,300余次走进烈士家中为“父母”们尽孝。对于生活陷入困难的战友,於如桂总是能帮就帮,30多年来,他帮助近200名战友走出生活困境,向战友及烈士亲属们伸出援手数千次。从1988年开始,每逢清明节,金湖县烈士陵园里总能看到於如桂的身影,34年从未中断。

捐资助学彰显社会责任

离开部队后的於如桂曾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但贫穷没有压倒他,反倒激起了他艰苦创业的斗志。经过打拼,於如桂白手起家创办了江苏爱邦钢铁有限公司、江苏爱邦酒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公司年营业额数亿元。富起来的於如桂没有忘记肩上的社会责任。2005年,他先后3次捐出数百万元用于南京大学商学院新建教学楼;2007年至2010年,他向省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60余万元的青少年教学图书;2014年,听说江西吉水余秋里红军小学校舍破旧,他先后汇款50万元用于该小学改造提升。除了向学校和慈善机构捐款,於如桂还定向结对资助贫困学生,近20年来先后与100余名困难学生结对,承担他们的生活费、学费,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於如桂在捐资助学上从不吝啬。有人说他捐资助学是“白白送钱”,冲动起来甚至连公司的生死都不顾。但於如桂认为,让贫困学子们上得起学、上好学是自己毕生的心愿,“人在有能力时就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扶贫济困牢记初心使命

“要以自己的力量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这句写在於如桂早年日记中的话,同时也是他心中一直不变的人生信念。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牢记着在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自己应当承担的先锋表率作用,以及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1992年,他放着到手的26万元利润不赚,还倒赔了5万元违约金,将手中2000吨优质化肥按出厂价转给了县供销社,保障了农民春耕;1999年,县里决定修建金湖大桥,彻底解决两岸群众通行难题,於如桂生活窘困却倾尽所有积蓄捐款;后来,他又陆续捐出近200万元,用于修建金湖二桥、金南镇路桥、原金沟镇街道修整等民生项目。当地的老百姓提到於如桂,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说他是“大善人”。他解难纾困,花费410万元为困难职工购房,拿出180万元救下职工嵇达国的性命,经他帮助过的群众数不胜数;他挺身而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捐款110万元,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带领家人主动参与社区值守,第一时间向党组织缴纳5万元特殊党费,又分别向家乡金湖、南京、武汉等地捐出上百万元的钱物。33年来,於如桂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2000万元。“只要我有能力,我还会把公益事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他说。

■通 讯 员 吴 洋融媒体记者 傅停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