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阔的道路,漂亮别致的楼房,智能化的连栋大棚,水清岸绿的田园风光,杨柳依依、鸟鸣啾啾;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老人欢笑、孩童欢跳,“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空气中常年弥漫着瓜果的香甜味……这是前不久我市唯一获评今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盐城高新区潘黄街道仰徐村。
仰徐村地处盐城西南郊,紧靠盐徐、宁靖盐高速,距市行政中心10公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因被盐龙、盐渎街道隔开,是潘黄街道的一块“飞地”。2003年,该村创新探索建立全市首家“道德银行”,抓党风带民风,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镇)”;2008年元月被江苏省文明委表彰为“江苏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2009年2月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它还是“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苏省最具人气乡村旅游镇村”。今年,仰徐村又摘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两块金字招牌。小仰徐大能量,诸多荣誉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农业+旅游业鼓起村民腰包
近年来,仰徐村坚持走“村园合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形成了农业主导、农旅融合的都市农业产业特色。目前,仰徐村已率先实现全域农业用地全流转,创新发展高架无土草莓、都市盆栽蔬菜、精品水果等高效农业项目20多个,农业种植已形成草莓为主导,葡萄、火龙果、猕猴桃、哈密瓜等20多个品种互为补充、“一年四季可采摘”的品种布局,鼓励村民自主发展了农家乐、民宿和农业主题乐园、乡村农事体验等项目。据统计,2013年以来,仰徐村已成功举办7届草莓节、5届葡萄节,每年到仰徐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的游客30余万人次,依靠“农业+旅游业”,实现人均收入超过31000元;同时,农业园区的发展同步带动了1200多名本村和周边村中老年人务工,年收入15000元以上。新民村原有67户123人是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在园区创业就业实现脱贫的有31户79人。
“创新花”结出“产业果”
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最怕的是种植技术不过关,出了虫害没人指导,产量受损、品质不佳、成本回收慢。但是在仰徐村,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被种植户放在心上。“我们村的专家送了我新品种的草莓苗,市场价50元一棵呢,他们还经常到我的棚里现场指导。虽然第一次种草莓,可我一点都不慌。下一步,我准备把我的草莓棚挂满彩色气球、铺上彩色草坪,打造全城网红草莓采摘地。”大学毕业回村承包大棚的小刘如是说。
仰徐村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设省农科院葡萄产学研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扬州大学草莓育苗及高架无土栽培基地等。充分释放产学研“一中心两基地”科研能量,引导本地农户使用脱毒育苗、高架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从传统耕种向现代农业转型,让技术“创新花”结出更多“产业果”,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人人参与治理共绘新画卷
“我们这边的河道常年有人保洁,绿化定期修剪,马路上清清爽爽,家家户户都管好自己的院子,注意自己的形象。”村民周大爷拉着记者自豪地说道。
建设只是第一步,要长效常态擦亮美丽标志,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人人参与的治理体系才是关键。仰徐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制度机制的保障作用,大力度推行河长制、路长制、林长制、小区管理责任制,推动党员干部巡查在一线、问题发现解决在一线;全年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建强22人的专职管护队伍,压实日常管护责任,实行全天候巡查管理,把人居环境管理神经延伸到点位末梢。同步建立严格有力的考核机制,将环境管理工作列入村干部日常绩效考核、融入村民“道德银行”考核指标,健全考核评绩机制,公开公示考核实绩,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考核结果与干部年终报酬、群众福利待遇、评优表彰奖励紧密挂钩,引导全体仰徐人共同参与、共同绘就更加生态、更加宜居的美丽仰徐新画卷!
留得住乡愁提升幸福感
仰徐村一直注重保持传统的乡村风貌,独有的徐铎名人文化、仰徐创业文化和田园农耕文化,赋予了仰徐更多的内涵;“有故事”“有记忆”的老房子、老风俗,让每一个置身仰徐的人既能放下疲惫的身心、投身自然的怀抱,也能留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乡风文明的涵养更是仰徐人刻入骨子里的内涵,仰徐村在“道德银行”18年不打烊的基础上,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更加突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在原量化考核积分的十个方面,新加理论学习宣讲、志愿服务实践、文明旅游引导、农技科普、垃圾分类等内容。农户账户积分作为年终“十星文明户”等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并与水电气、合作医疗等福利待遇挂钩,同时账户积分还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中兑换生活用品,引导村民从“看客”变“干客”做“主人”,仰徐人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