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宽敞干净整洁,家庭院落错落有致,小河流水清澈见底,房前屋后花草相映……阳春时节,行走在大中街道恒北村,一幅幅美丽乡村高颜值的画卷徐徐铺开。近年来,作为国家级生态村的恒北村积极探索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有力有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多措并举筑牢思想根基,让党员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打造集基层党建、移风易俗、廉政文化、平安建设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阵地;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有效发挥了群众的自治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效结合,形成组织领导、党员带领、群众和志愿者互动参与的良好格局,并定期开展主题党课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室、村民议事室和远程教育等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法治、科普教育活动。
强化治理,培养自治能力。该村持续深化“党建+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感召力,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并把村民自治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的治理体系。通过法律讲座、政策宣传、说理教育等方法,引导村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培养村民的自治能力,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村民自主、自愿、自治方式讨论决定,有效提升了文明乡风新风尚。同时,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村里组建了理论宣传、非遗文创、生态环保、文化文艺五个志愿服务小分队,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村“两委”适时组织志愿者开展走访困难群体、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义诊等服务活动,切实把社会的关心关怀送到群众身边;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村民议事会、文艺汇演、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倡导全民参与,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建立机制,促进文旅融合。恒北村积极探索“党建+移风易俗”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促文旅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助推两个文明建设走深走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该村通过乡村大喇叭、协商议事会、主题讲座、入户走访等方式,用小切口阐述大主题,用乡音传递文明理念,引导群众树立勤俭节约、红白喜事简办等思想观念,推动淳朴民风深入民心。以乡风文明评议为抓手,从孝敬老人、家庭教育、兄弟姐妹关系、邻里互敬互爱、热心公益事业、支持村“两委”工作、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恶习等8个方面建立正负面清单,每季度开展一次乡风文明及家庭成员道德评议活动,激发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激情。同时,该村依托自身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探索“党建+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梨园风光,积极探索恒北四季采摘与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特色梨果产业发展带动休闲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经济等多位一体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力打造“吃生态果、摘农家菜、住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打卡地,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筑牢乡风文明经济基础,有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卢春桃 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