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化粪为宝的 “冷门”生意
2020-06-30 08:45: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记者 叶海慧  

动物粪污,于人而言,脏且臭,于农作物而言,却是极好的养料,营养、生态。新街镇的丁俊杰着眼冷门行业,化粪为宝,走出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丁俊杰创业是偶然,却也是敢想敢做的结果。

丁俊杰早年丧父,初一还没念完就被迫辍学,谋划生计。15岁开始,他就到工地打工,用稚嫩的肩膀扛砖头、扛水泥,同时也扛起自己的未来。稚气未脱的少年,懵懂、不服输,心中积蓄着一股蛮劲,苦活累活不怕,只要能挣钱就行。18岁,无需再掩藏年龄找工作,他从工地跳槽到一家建材公司做小工,凭着吃苦耐劳及敢说肯干的品性,被公司老板越级提拔,成为公司销售人员,至此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全国各地跑销售,一年收入10余万元。这段经历,丁俊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也积累了人脉,为后来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丁俊杰的老家邱墩村曾是养鸡大村。2012年回乡,他看见有人建起粪污处理厂,将粪污回收、翻晒、加工、销售,既处理了污粪污染问题,又给大户种植提供有机肥,同时还能赚钱盈利,可谓一举多得。多年的销售经验告诉他,这是个成本不大,却有着广阔市场的冷门生意,但碍于臭和脏,很多人不屑投资,自己何尝不试一试呢?

经过一番考察,丁俊杰放弃一年10余万元的工资,将几年积蓄全部投资,创办了东台市田源生物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买回专业设备,开启创业之路。与老辈传统的粪污发酵方式不同,他的粪污处理以技术为先,加入发酵菌、除味剂,发酵10余天即可销售。刚开始投资,资金不足,人手不够,收粪、拉粪得自己上,“真是臭,一天下来吃饭时就想吐。”然而,臭味熏不跑一个梦想干大事的年轻人,反而熏出了一颗破解难题的头脑。与老辈依托口口相传销售的传统方式不同,丁俊杰依托前期销售经验,认为客户遍及全国才是王道。而这靠什么实现?互联网。没有网站,也没钱请人搭建,夜深人静之时,他自己上网搜索学习资料,自学网站搭建、优化技巧,依葫芦画瓢建出了自家工厂的宣传网站,如今随着公司壮大,他交给专业网络公司打理。除此之外,他入驻百度、淘宝、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百分之九十九的生意通过网络达成,如今年销售量已达一万多吨。

走进他创办的新街镇家禽粪便处理中心,几乎闻不见臭味。靠近门口处,停着一辆物流卡车,车上已经装好一袋袋贴着物流单的生物肥,地面上,几名工人在打包。这些都是网购平台的订单,大部分用于室内花卉、蔬果等种植,营养无异味,“施羊粪的火龙果甜,鸡粪、猪粪适合橙子、橘子和葡萄施用。”经过多年研究,他已成为专家,每天的零售量在5吨左右。

厂区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拥有相关环保资质,销售覆盖全国各地。而创业之初,也曾遭遇重创。2013年东台遭遇大雪,刚建起没多久的厂房被压垮,投资的几十万元全部化为乌有,但是这个吃过苦的年轻人,没有放弃。他又从头开始,边生产边建设,挣一点,投资一点,再建设一点,终于在下半年重建厂房,逐渐发展至今,每年的盈利在一百多万,是当初打工的10倍,还为10多名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除了售卖生物肥,他还拓宽业务,200公里内的农场如有需求,包工包料,既挣了原料钱,还把“服务钱”也拽在手里。“现在种植户重视生物肥使用,而且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生态种植理念,提供政策支持,我们的市场很大,做大做强的机会更多。”丁俊杰了解市场,也懂国家政策,他说:“这个行业,竞争大,市场也大,只要搞定销路就没问题。”他对自己的创业之路充满希望。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