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心连心志愿者连续4年 走进小凉山暖心彝族娃
2020-12-10 09:23:00  来源:东台日报  

“你们带来的被褥、打印机等物品,让孩子们在夜里不再寒冷,让他们的试卷不再用手抄,谢谢你们……”12月2日,几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跑马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到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连续4年,每到12月份,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都会收到来自小凉山的感谢信,彝族娃们用书信这种郑重的方式,感谢连续4年帮助他们学习成长的爱心长辈。

翻山越岭,走村入户

11月的小凉山寒气逼人却抵挡不住志愿者们的热情。11月20日-26日,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8名志愿者代表在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开展“情暖凉山”公益活动,他们用协会自筹的10多万元爱心款,为当地100名贫困学子、8所学校购买棉衣、办公用品及生活日用品。他们深入村组、学校,向这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宁蒗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北,俗称“小凉山”,进入山区后山坡又陡又窄,石头路面坑坑洼洼,很多地方汽车都开不进。本次活动领队、心连心协会副会长王跃斌特意从东台托运了一辆摩托车到丽江,汽车不能走的地方,他就骑着摩托车独自在乱石浅滩中奔走,走村入户,摸排情况。

走访途中,孩子们蹲在家门口或路边写作业的场景让志愿者们深有感触。“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学习还要帮家里干家务,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让我们十分感动。”随行的市关工委副主任卢冬红看到这些,总忍不住走过去与孩子们交谈,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捐资捐物,情暖凉山

“长大之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做一个温暖的人,去帮助那些曾经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家住跑马坪乡金古村的杨金花一脸严肃真挚。

今年16岁的杨金花母亲2012年车祸去世,父亲重组家庭后继母又体弱多病,姐弟三人都在读初中,全家仅靠父亲一人种地打零工维持生计,常常入不敷出。志愿者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杨金花的情况,对杨金花及另一贫困家庭当即分别给予500元资助。

11月23日下午,100件崭新的保暖棉服通过快递运到永宁完小。志愿者们按照孩子的身高进行分发,一起发放的还有毛巾、香皂等日用品,同时向该校赠送志愿者王富生的书法作品。此外志愿者还给协会对口资助的8所学校分别捐赠了全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

相隔千里,心心相印

“丁叔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锻炼身体,争取早点去学校上课。”隔着屏幕说话的是协会副会长丁同荣对接资助的彝族娃娃,虽然相隔千里,但患病在家不能上学的他总时不时与千里之外的丁叔叔隔屏聊天。

3年前,协会副会长丁同荣、副秘书长陈军第一次来小凉山,分别对接了当地一名孩子。几年来,他们一直通过电话、微信与孩子联系,这次“情暖凉山”项目实施时,他们因事没能来到现场,但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两个孩子,并通过志愿者给对接的孩子带来1000多元的助学款。

“东台、宁蒗尽管相隔三千多公里,但关爱之情没有距离。”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刘浩平介绍,“情暖凉山”项目已连续开展4年,本次活动耗资10多万元,全部来自爱心人士的捐赠。协会带去了从吃的到用的,从穿的到洗的各类物资,办公用品更是配齐配足,希望为当地的扶贫助困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也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传递爱心。

4年来,协会凝聚社会力量,立足捐资助学,“情暖凉山”项目共筹集320万元,321名贫困学子受助。协会志愿者从创建之初的33人,发展到现在有1600多名,心连心志愿者协会还获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