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用微善之举扶贫助困的暖心少年
2020-12-10 09:22:00  来源:东台日报  

邓末涵,市实验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学校,她是品学兼优、团结同学的三好学生;在家里,她是勤俭质朴、心怀感恩的孝心女儿;在社会,她是热心公益、扶贫助困的暖心少年。她秉持助残助困的赤子之心,用一点一滴的微善之举,肩负起新时代好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品学兼优,才艺双馨

邓末涵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大提琴获得艺术考级考试十级证书,先后获得“星光校园全国校园艺术周暨第十一届中国优秀特长生展示活动”江苏赛区小学组大提琴一等奖、首届“亚欧大陆桥”体育舞蹈邀请赛第一名、江苏部分城市交谊舞大赛第一名、江苏省第二届青少年优秀艺术作品美术类优秀奖、第一届中国体育舞蹈技术等级锦标赛三等奖、“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盐城赛区优秀奖等十多个重量级奖项。作为东台市小红花艺术团首批成员,2016年参演首届“江苏省少儿春晚”。

作为班级副班长,她自信大方,热心为班级其他同学服务,是老师的好助手,是同学的好榜样,自主自律、勤思善问,每学期都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江苏好少年”荣誉称号,2020年获东台市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称号。

文明有礼,勤俭自立

邓末涵一家和谐融洽、孝亲敬老,今年5月被评为“盐城市文明家庭”,虽家庭条件优渥,但父母始终恪守“勤俭持家、崇德向善”的家风家训,邓末涵从小就没有同龄孩子的娇生惯养,而是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心怀感恩的“孝心少年”。她勤俭质朴、不追求物质的享乐;勤劳能干、独立自理,家里力所能及的家务,她都会主动帮忙,减轻父母长辈的负担。

父亲邓兵先后获评“东台好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经常给邓末涵讲述自己是如何从业务员起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到现在创办企业公司的创业故事;讲述在创业中遵纪守法,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讲述企业成长壮大后又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母亲也积极参加市红十字会组织的爱心妈妈活动,结对资助困难孤儿,在爸爸妈妈的榜样带动下,她体会到了奋斗的力量和奉献的意义。

持之以恒,助残助困

受父母影响,邓末涵从小热心公益,勇于担当,有比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一年级就加入东台义工联,多次参加 “关爱孤寡老人”“爱心义卖”“圆梦助学”等公益活动,累计服务时长200多小时。因为爷爷身有残疾,所以她尤其关注残疾人这类特殊群体,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深有感触。父亲邓兵2018年发起成立“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邓末涵积极主动第一个响应,光荣成为协会的小志愿者,还主动担任协会的“爱心大使”和“千百十助残工程”(慰问走访1000户残疾人家庭、资助100户贫困家庭、扶持10户有志残疾人创业)的“推广员”,只要自己课余有时间,就会跟随助残协会会员一起走访残疾人家庭,累计参与走访慰问20多户残疾人困难家庭,为他们送上资助物资。她连续五年参与市教育局“庆缘助我飞”助学活动,把平时积攒的压岁钱、零花钱和义卖所得共计1万多元全部捐赠给贫困学生,结对了2户贫困家庭的学子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完成学业,追逐梦想。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跟随父母投身各类防疫物资募捐活动,积极发动同学,撰写文章《中国精神,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在学校公众号发表。

邓末涵说:“我很平凡,做的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只要我持之以恒,这些点点爱心一定能汇聚成向善的火炬,让残疾人、困难家庭走出黑暗,看见光明!”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她懂得感恩,不吝奉献,坚持不懈扶困助残,用自己的微善之举传递大爱,让一个个困难家庭奔向小康,是一名当之无愧的新时代好少年。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