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湖县恒济镇苗庄村,有一个年近七旬的残疾退伍老兵,冲破传统观念,主动与市红十字会签订死后无偿捐献遗体的协议。他的名字叫钱金礼。
老人的这一善行义举,很快在村头地边传开了。有的不理解,说他傻,辛辛苦苦一辈子,到时死了连个完尸都没有,让学医的开肠剖肚搞研究,图个啥?然而更多的村民则赞不绝口:到底是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过,即使老了,报国之心不改、军人本色不变,值得我们尊崇学习!
1974年12月,钱金礼高中毕业后,胸怀一颗报国之心,积极报名参军。经过短暂的新兵连集训后,被分配到某部工程兵部队,专门从事铀矿开采。长期的粉尘污染和铀矿辐射影响,为他肺部产生疾病埋下了隐患。1977年7月,他超期服役后,退役返乡。
可能是由于当时年纪轻、体格壮,退伍后的钱金礼与妻子承包了几亩责任田,春种、夏管、秋收、冬藏,闲暇之余,还做些修桥铺路的善事,平时胸部虽有些不适,但扛得住,也没放在心上。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抵抗力的下降,老钱越来越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2014年初,他到市疾控中心诊治,被确诊为“尘肺病”。当时,县民政部门根据他的退伍档案资料和医院疾病诊断书,将其评定为七级残疾军人,享受相应的国家抚恤金。也就是从那年起,老钱喘着粗气、忍着胸闷,辗转于县内外医院,吃了不少药,挂了不少水,可就是不管用,难道“尘肺病”真的是不治之症吗?他逐渐萌生了死后捐赠遗体供医学教育、科学研究,攻克“尘肺病”顽疾,造福人类的念头。
2019年10月,日益消瘦的钱金礼不但感到呼吸越发困难,而且觉得胸部疼痛难忍,旧病新痛一起袭来,他终于倒下了。他的两个儿子立即将他送到上海胸科医院诊治。经诊查,老钱的“尘肺病”十分严重,又患上了肺癌,建议保守治疗。
县镇两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得知钱金礼的病情加重后,多次登门慰问,并为其速办了残疾七级调提为五级的申报手续。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更加坚定了他死后向国家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想法。
可当钱金礼将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搞研究的想法告诉妻子和儿子后,他们眼含热泪,说什么也不同意。
老钱说:“我得的‘尘肺病’和肺癌是世界医学难题,现在,我被疾病折磨得很痛苦。我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希望让搞研究的人能研究出病因,找到治病的办法,让更多的人减轻痛苦,获得新生,这不比死后烧成灰更有价值吗?这也是我能为社会做的最后一次贡献了,请你们一定要支持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钱金礼的反复开导,他的老伴和儿子终于含泪点头,表示尊重他的意愿。
最近,钱金礼在老伴和儿子的搀扶下,来到恒济镇红十字会,在《盐城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表》“志愿者签名”栏目下,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游本根 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