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象新,春风拂面满眼绿。2月22日上午,伴着春日里的柔柔熏风,记者来到了海通镇团塘新型农村社区,一栋栋干净整洁的两层小楼映入眼帘。村民王哲笑着把记者迎进了屋,“我家一共140平方,上下两层,四室两厅,父母和我住一块,可宽敞了。”团塘新型农村社区一期二期共建成108户,已经入住92户,三期工程也已全部竣工。为了打造更加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团塘村还投入200余万元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和卫生室,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更缺少不了对农民的精神引领。走进洋马镇贺东居党群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村民三五成群,有的在阅览图书,有的在认真做着笔记。今年58岁的刘民全,是一名具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同时也是一名菊花种植大户,“在书屋里,我不仅可以学到相关农业知识,还能够和其他村民一起交流种植菊花的经验,一举多得。”刘民全介绍道。洋马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不仅开设农家书屋,还定期开展送戏下乡、政策宣讲等惠民活动,打造立体化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在该镇港中居的文化大舞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架设音响,为晚上的淮剧演出做准备。村民吉永利开心地说:“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让我们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产业兴、生态优、生活美,是乡村振兴路上每一位农民的愿景。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重抓富民增收,产业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坍镇新集村长期以来没有特色产业,村集体营收能力有限。该村在2016年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过6年多的发展,合作社流转土地的面积增至1600亩,利润达50多万。该村党总支书记张桂兵告诉记者:“村集体的收入广泛应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村道路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村集体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