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县锚定“向海图强”总目标,以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赋能旅游资源,坚持“文旅融合”,不断擦亮“有爱射阳 沐光向海”新名片,让旅游充满诗意、让文化走向远方。
放大世遗效应 夯实文旅产业基础
位于北纬33°,地处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东部起点,兼具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生态系统,拥有105公里的海岸线、110万亩“东方湿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我县持续放大世遗品牌效应,做足丹顶鹤、湿地、渔港、森林等特色资源文章,打造缤纷多彩的北纬33°沿海生态风光带。
我县先后制定《射阳县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射阳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引领全县文旅事业加快发展。仅去年就投入78亿元,先后建成杂技艺术中心、千鹤湖酒店、安徒生城堡激光秀、飞行影院、渔港小镇百味渔城、鱼眼看世界、海洋童书馆、日月岛日月畅想主题馆等一批项目业态。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我县沿海多个文旅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督查项目建设的县文广旅局局长蒯乃华,一路走来倍感振奋。他介绍,今年,我县紧扣“生态修复+文化旅游”的总体思路,突出环海旅游业态、湿地修复项目和碳汇统筹发展三大课题,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定位,打造最美北纬33°沿海生态风光带。围绕“看海、玩海、赶海”目标定位,扬长海洋、湿地、森林叠加的资源优势,打造最美黄海湿地金海岸。加快推动开工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总投资6亿元的鹤乡菊海园区融合发展设施配套工程等一批“+旅游”项目,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创建特色品牌 打造文旅品质样板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我县坚持以品牌建设为目标,以文立魂、文旅联姻,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开发文旅业态,不断给“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
安徒生童话乐园成功创成4A级旅游景区,淮海军垦纪念馆创成3A级旅游景区,星禾湾大酒店创成四星级旅游饭店,“泊心·黄沙港”成为黄海湿地旅游“打卡地”,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获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一块块金质奖章、金字招牌的获得,使缤纷多彩的射阳走出“深闺”、走向全国,“射阳游”正成为人们旅游的新方向。
“我们将对照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奋力拼搏,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动千鹤湖酒店创成五星级旅游饭店,黄沙港泊心广场、鹤乡菊海创成3A级景区,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趣伏里主题街区争创夜间消费集聚区;洋马镇贺东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特庸镇王村村、海河镇烈士村、合德镇友爱村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县文广旅局党委书记陈德艳表示,将抢抓时代发展机遇,全面争创一批国家级旅游品牌,把射阳打造成盐城千里景观廊道海滨示范段和中国沿海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
多元宣传推介 提升旅游人气商气
大年初一下午,在安徒生童话乐园景区,大红的灯笼、梦幻城堡,文创集市、萌宠表演、玩偶巡游等让孩子和家长沉浸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之中。
2月14日晚,“携手新时代 鹤乡闹元宵”元宵节展演在百姓大舞台海右戏苑举办。民俗迎春·有奖猜谜、非遗贺春·互动展示、淮韵颂春·文化荟萃等诸多活动让市民流连忘返、交口称赞……
我县新春系列特色活动引起了央视、省台的聚焦和关注,央视《新闻联播》《农业农村频道》,《江苏新时空》《新闻空间站》多次播放系列特色活动情况,学习强国、新华网、中江网、交汇点等平台更是全方位、多频次报道了我县各类文旅活动。
我县紧扣高铁时代,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积极与驴妈妈、同程旅游开展推广合作,持续在长三角城市高铁站、沪宁高速、盐城机场等醒目位置开展专题宣传。建立健全县文旅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和旅游安全运行监管体系,提升旅游的便捷度、满意度。精心策划举办丹顶鹤文化艺术节、菊花文化艺术节、黄沙港开渔节、海鲜美食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文旅活动100场以上。加强与央视、江苏电视台、抖音、小红书、马蜂窝、携程等平台合作,加大文旅品牌、精品游线、核心景区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旅游人气商气。
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37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1亿元,同期分别增长22%和9%。虎年春节期间,全县各景区共接待游客7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05万元。沉甸甸的数据见证了射阳文旅融合发展的成绩,更彰显了“美丽经济”的蝶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