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扬州驰援湖北医务人员:最想给战友和家人一个面对面拥抱
2020-03-30 09:00:00  来源:扬州日报  

李爱娟

朱敏

孙跃辉

导语

扬州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平安回扬,已隔离休整多日。在湖北,他们并肩与疫魔顽强斗争,把对家人的思念埋藏在心底,并化成前行动力。如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等到休整隔离期满,一定要给战友和家人一个面对面的拥抱。

疫情是一场暴风雨,我们要迎风而舞

出征人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朱敏

心愿:想早点回家看看父母

“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要学会在雨中跳舞。”这是朱敏喜欢的一句话。她说,如果将这次疫情比作暴风雨,作为医护人员的她,就要雨中迎风而舞。

从业18年的朱敏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有着12年ICU工作经验的她,是江苏省危重症专科护士。疫情发生后,朱敏第一时间参加了医院内部报名,“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去湖北。”

作为一名有着较强临床业务和危重患者管理能力的高年资护士,朱敏熟练掌握ICU各种仪器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CRRT等使用技术。病情观察能力及抢救能力较强的她,到了武汉后勇挑重担,负责护理病区的危重症患者。

一次,朱敏护理一位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重症患者,“两肺满布浸润影、实变影”提示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朱敏立即想到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这种方式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引流气管内分泌物,促进背侧肺泡复张,从而改善患者的氧合。但是,要帮助一位体重约75公斤、嘴里插着气管的镇静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是一件考验“技术+体力”的活儿。在改变患者体位时要注意各种管道不能脱落,还要密切观察他的生命体征,付出的辛苦非常大。

3月19日,朱敏随队返回扬州,临行前,她发了这段时间以来唯一的一条朋友圈:“天好蓝,我们回家啦!”然后,她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朱敏说:“妈妈其实很少看微信,2月底的时候看到新闻报道,她就给我打了电话,才知道我已到了武汉。”

患者用特别的方式保护医护人员

出征人物:市中医院经典科主管护师 李爱娟

心愿:早点回老家,抱抱母亲,抱抱儿子

今年32岁的李爱娟,是一位安徽天长母亲的女儿,也是一名8岁小男孩的妈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抗疫的30多天里,令李爱娟感动的是,为她担心失眠的母亲在视频前永远是一张开心的笑脸,而天真的儿子一直以为妈妈在医院加班,为妈妈早日帮助患者打败病魔加油!

父母、爱人、孩子,给了李爱娟在抗疫前线奋战的信心和勇气。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她都会将工作尽力做到最好。“只有我们注意到每一个细节,才能让患者们早一日治愈出院。”李爱娟说,出征武汉前,扬州的一位老患者特地托人给李爱娟发来了一首老人自己创作的诗,鼓励和祝福她。

在武汉,由于李爱娟和队友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同样也收获了患者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患者们让我们很感动!患者看到我们穿着防护服操作不方便,就耐心地等待,甚至会帮助我们;每次我们发饭时,总会有人问我们吃了没有;每次他们咳嗽时,总会背着我们,并让我们离远点;每次有病人出院时,他们总会含泪鞠躬表达谢意;每次我们跟他们道谢时,他们总会说应该是他们感谢我们冒着生命危险远道而来救治他们……”李爱娟说,他们作为患者,是需要照顾的,却时时地想着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的安危。

有一对五六十岁的老夫妻,令李爱娟印象深刻。他们对医护人员充满敬意。有一次,李爱娟去为他们测量生命体征。那位阿姨立刻提醒身边的爱人:“快,快,人家姑娘来了,赶紧把口罩戴起来。”李爱娟说,那一刻,她觉得心里暖乎乎的,这些患者用他们特别的方式来感谢、保护她和队友们。

背对背拥抱,把后背交给信任的战友

出征人物:高邮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孙跃辉

心愿:想给战友一个面对面拥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孙跃辉结识了一个好兄弟。

在武汉,医疗队里跟孙跃辉固定搭班的是高邮市中医医院中医师贾博。还记得第一个夜班,他俩因为出舱较晚加上穿脱隔离衣速度较慢,错过了回宾馆的第一趟大巴车。那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因为戴着口罩,孙跃辉只认识贾博的眼睛,“看着暗夜里他的眼里闪烁的微光,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随着搭班次数的增多,孙跃辉和贾博逐渐熟悉。每次忙完常规的医疗工作后,贾博会再次进入病房,跟每一位应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再次沟通,看舌苔把脉。而每看一次舌苔都相当于取一次咽拭子的感染暴露量,贾博每次都不让孙跃辉帮忙,是为了减少他的感染风险。为了能让贾博专心做好中医诊疗,孙跃辉也主动学习了中医知识并尽可能多地承担其余工作。在每次完成医疗任务出舱前,他俩都会做同一个默契的动作——背对背撞一下,贾博说这是两个大男人羞于拥抱的感情表达。

孙跃辉说,等隔离结束,他想给贾博一个面对面大大的拥抱,“感谢有你,我的战友,我的兄弟!”

通讯员 傅轩 汤红芳 从尤艳 记者 丁云 束露清 张庆萍 王诗韵 文/图

责编:刘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