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传出喜讯,不仅扬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高邮市也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我市首家获得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县级市。
2018年,高邮市在扬州县(市、区)中率先开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三年来,高邮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全面推动城乡面貌更新升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批量解决民生关切的难事要事,实现了文明与文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相互促进、全面提升。
刚从北京捧回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高邮市委书记韦峰难抑激动之情。“新荣誉赋予我们新使命,更加坚定了我们跑好现代化新征程的文化自信。”他表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节点,迎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大事喜事,为高邮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坚持创建为民,批量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真是太好了!”得知高邮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康华园小区居民刘奶奶喜不自禁。她告诉记者,本来以为创建就是摘一块牌子,没想到创建真实地改善了她们的生活环境。“不信,你去咱康华园小区看看。”
康华园是始建于2002年的老小区,历经岁月的洗礼,小区环境早已显得陈旧破败。这里的道路破损严重,排水设施老旧,还经常堵塞;绿化缺损、被人侵占;停车位严重不足,主干路被乱停乱放的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小区居民对此意见较大。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高邮市将该小区列为今年重点打造的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斥资1000万元对康华园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原有的排水管网是雨污水混流,现在实现了雨污水分流;原来楼道是没有照明的,现在全部增加了感应灯。同时,小区内整治腾退出来的空间建了130多个停车位,广场上增设了老年活动区和儿童游乐区。刘奶奶喜滋滋地说,这50多天来,看着小区一天天脱胎换骨,心里也变得亮堂起来。“这样的创建,我们打心里支持。”
在创建过程中,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占道经营、店外出摊、交通拥堵、不文明出行等乱象,高邮市批量作业:建设北海等10多个疏导点,取代马路市场,地摊经济更有活力;建设20多处袖珍广场、口袋公园,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健身休闲;建设北门酒厂、佳和路等10多个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城市累计增加、出新机动车泊位78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线3.8万米,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全面整修城区主次干道路面12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8.5万平方米。
居民买菜难、市场管理难,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今年,高邮市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入2亿元资金,对城区农贸市场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改造和新建北门、文游2个农贸市场,同时新华、东部新城、珠湖、九园等一批现代化农贸市场相继投入运营,昔日老旧、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如今旧貌换新颜。
“以人为本、创建惠民,是我们此次创建始终坚守的重要理念。”高邮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认为,创牌只是一种呈现结果,创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惠民,让老百姓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这是高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十二字”方针,更是高邮市成功创建、得到老百姓支持的秘诀。
优化人居环境,城乡面貌全新升级
洗车点停车杂乱、污水横流,成为影响市容环境的一个顽疾。针对这一问题,高邮市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攻坚行动,建设高沙园、金桥等集中洗车点,集中整治马路洗车现象。
自去年以来,高邮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联合公安、城管、水利、市监等部门开展城区洗车点综合整治,对不按要求规范经营的实行联合执法,规范洗车行为,取缔不符合条件的洗车业经营户。同时,通过电台、报纸、微信等平台加大社会舆论宣传,让市民同管理部门一起监管不文明洗车行为,引导有车一族进入正规洗车点清洗车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洗车点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文明洗车,是高邮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市容市貌的一个缩影。
实行环卫一体化改革,每年投入1.15亿元,委托第三方公司,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无物管小区进行高质量保洁,同时对机械无法作业的区域,实施定岗、定人常态维护,让生活空间时刻保持干净清爽;实施清水活水工程,城区18条河道得到彻底整治,实现水清岸绿;450多条背街后巷得到了整治,群众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整治邓桥、金拇指、水榭华庭等15个商圈,提档升级50多个老旧小区。高邮市结合城建“十大工程”,每年财政投入7000万元,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亮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漂流书屋、志愿者驿站、雕塑小品、河道主题公园等,倾力打造高邮市文明创建的亮点特色。
不仅城市美,还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环境美美与共。按照“三整治、两提升、一规范”的要求,高邮市对21个被撤并乡镇集镇区进行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以“三拆、三整、三提升”为重点内容的“百村整治示范”和农村环境突击战役行动。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户保洁、组收集、村集中、镇中转、市转运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全覆盖。
记者在秦观故里——三垛镇少游村采访,村民陈炳发指着村头整治一新的广场感慨地说,过去这里是块废荒地,猪圈、茅厕、废屋、乱堆杂物散发出的气味臭不可闻,每到夏天更是蚊蝇乱飞,村民怨声载道;现在可好了,搞了绿化、建了公厕、修了停车场……村民欢天喜地。少游村的蝶变,是高邮市靶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高邮市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处置收运、厕所简陋、卫生服务质量低等问题。2019年已示范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3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187275座,普及率97.12%,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100%,成为全省唯一、全国15个县市之一的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范。
培树身边好人,弘扬文明新风
一座城市发展潜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文明素质。
在创建工作中,高邮市坚持把群众作为最为宝贵的力量之源,坚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断提升市民群众文明素养。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千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力;525个志愿者组织、13万余名志愿者,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五老”志愿者队伍、爱心妈妈,自愿当好网吧监督员、关注城乡留守儿童,筑起一道道文明“防火墙”;文艺志愿者走乡村、到田头,宣传文明新风尚……一个个文明志愿者,一次次文明志愿行动,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为形。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每个家庭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家住大淖社区的高庆安家连续多年被社区评为文明新风户。在创建工作中,73岁的高庆安以社区“五老”志愿者的身份,发动家人、带动身边群众积极投入。高庆安说,近年来,随着高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城市文明指数发生了质的飞跃,市民对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倍感自豪,对高邮市创建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
厉正香是高邮市卸甲镇金家村村民。2020年9月,她正式入选“中国好人榜”。2005年,村里女童张哲的妈妈突发疾病去世,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只能靠年迈的爷爷支撑家庭,生活困顿。厉正香得知张哲家的变故和困境后,主动参加了镇村妇联开展的“社会妈妈”结对帮扶贫困女童活动,并认张哲为“干女儿”,帮助陪伴张哲一路健康成长。此后12年,厉正香靠收废旧品攒钱,每年捐助张哲5000多元。在厉正香的默默资助和温情陪伴下,张哲不但成长为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还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一城好人,满城春风,高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铸魂工程,强力推进文明高邮建设。公勺公筷、珍惜粮食,成为邮城餐桌的新时尚;闪闪红星小志愿者、融媒小记者、我当小交警,给未成年人以特别的关爱;八礼四仪教育、小手拉大手、1+6工程等,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邮好人”层出不穷,救火英雄走进《新闻联播》,资助贫困女生的“拾荒妈妈”登上《人民日报》……11位中国好人、48位江苏好人、百余位高邮好人,犹如一座座灯塔,引领这座城市的文明风尚,标示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