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许晓轩故居、三垛河口伏击战纪念地、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这段时间,扬州的红色场馆迎来了一批一批的参观者,人们在这里触摸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一个个红色地名,一座座精神坐标。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我省开展征集100个红色地名活动,近日,我市推荐评审出22个红色地名。这些地名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党史教科书,是红色岁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红色地名学党史。
红色地名 是探寻党史渊源的轻舟
据了解,这22个红色地名分别为: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周山镇、华中雪枫大学、三垛河口伏击战纪念地、宝应县西安丰镇、柳堡镇、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华克之纪念馆、仪征市新四军月塘地下交通站、盛氏兄弟故居、江都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纪念馆、郭村保卫战指挥部旧址、江都水利枢纽、许晓轩故居、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广陵区朱自清故居、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曹起溍故居、熊成基故居、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邗江区扬州革命烈士陵园、曾玉良广场等。
市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党史专家陈荣坤说,从1921年建党算起,扬州大地上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红色地名,一个红色地名背后就是一段难忘的故事,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这便是红色地名灵魂之所在。红色地名是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和红色故事传播平台。她作为过去与现代之间的连接点,是追忆先烈血脉的绳结,是探寻党史渊源的轻舟。
扬州 共有150多个红色遗址、场馆
据统计,扬州共有150多个红色遗址、场馆,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有31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馆有13处,革命领导人和重要人物故居有5处,烈士墓、碑有47处,纪念设施有35处。
这次,在江苏省100个红色地名征集活动中,扬州市民政、党史、退役军人事务、文旅、方志等5部门联合,从文化性、地域性、影响力等方面出发,重点挖掘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包括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红色印记、深厚红色文化内涵和较高传承弘扬价值的地名,共梳理出22个红色地名。
高邮 以烈士命名的地方最多
扬州有很多红色乡镇、红色乡村是以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的,最让人“触名生情”。
高邮在我市以烈士命名的地方最多,至今还保留着扬州市唯一以烈士命名的乡镇周山镇。1986年7月,原江苏省长惠浴宇为《高邮革命烈士传》题字:“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同志牺牲之多恐为苏中各县之首”,而高邮曾经以烈士命名的镇、村、组之多,在苏中各县中也是首屈一指,多达36个。
高邮党史专家肖维琪介绍,高邮县第一个以烈士命名的乡是以陈志光烈士命名的志光乡,后来称志光村;高邮以烈士命名的乡镇共有7个,分别是以毛伯勤、张轩、徐川青、周山、周奋、袁舜生、李健等7位烈士命名的。因建国后黄陂区划归兴化县,故李健镇、周奋镇、舜生镇均划归兴化县,属高邮县的只有4个。改革开放以后,伯勤乡划归卸甲镇,张轩乡划归龙虬镇,川青乡划归临泽镇,目前只有周山镇仍存在。
据介绍,周山(1917-1946),原名周中奎,浙江省普陀县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军法处负责人,中共苏中二、三地委组织部长,苏中区党委委员、社会部副部长,华中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中共华中工委社会部副部长兼公安处长等职。1946年11月24日,周山在高邮县反击国民党军队进犯的战斗中不幸牺牲。1950年,高邮县人民政府迁葬烈士遗骨于城内烈士陵园,并将界首区命名为周山区。1985年,周山乡人民特建周山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纪念室。
红色地名 背后都有一个英雄故事
“看到这些地名,烈士们威武不屈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这些特殊的红色地名,每一条都记录着一个英雄的故事,都是一段鲜活的党史。”市委党史办处长杨志军深有感触地说,这是矗立在扬州大地上的一座座英雄的丰碑,将永远指引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好地方”扬州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