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快来喝杯大麦茶”……6月22日上午,在广陵区曲江街道新民村,婆婆余兰娇穿梭于“红色驿站”,为赶来体检的村民端茶送水,儿媳周丹则当起义务宣讲员,带领村民一起学习驿站门外“党史墙”上的党史知识。
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新民村联合爱心商户,在村里打造“红色驿站”,将党史学习、便民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记者看到,“红色驿站”分为两块区域,外有“党史墙”、内有“便民点”,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实落细。
这座“红色驿站”原为余兰娇经营的家具店,为了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她主动腾让出6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还将崭新的桌椅、沙发供大家使用。“我们一家来自江西,在这里做了28年生意,早就和村民成了好邻居。”今年60岁的余兰娇说,今后“红色驿站”就是大家的歇脚点,她将持续当好“服务员”,协助村委会为村民提供各类服务。
新民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民村失地农民多、老年村民多,打造“红色驿站”,建立网格员“坐班”机制,旨在将村委会的服务“前置化”,让村民少跑腿、办快事。下一步,新民村将依托“红色驿站”持续开展爱心义诊、免费理发、免费修家电等公益活动。
(通讯员 刘义 万学梅 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