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支由江苏科技人员、农民致富能手组成的团队来到四川省绵竹市,帮助当地农民开展灾后自救,镇江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糜林就在江苏援助灾区的重建队伍中。作为梨、草莓项目组的组长,糜林很快就投身对口援建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建设中。
在绵竹的那些日子里,“草莓大王”王柏生和糜林分在了一组,他们共同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草莓和小杂果、为救灾脱贫贡献智力。王柏生如今是业内行家,以前也是糜林曾经的服务对象。他回忆说,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极大困难,在绵竹山区平整土地时,挖下去20公分碰到的全是石子和石块,不能满足草莓种植的条件,必须要用人工把石块捡出来才行。草莓种植时间不等人,糜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动员大伙一块动手,每天从早上5点半干到下午5点半,除了中午简单吃口饭,他们一直弯着腰在田里捡石块。当碰到一块重达数百斤的大石头,大伙儿轮流上都推不动、搬不走时,糜林灵机一动,干脆将它改造成了园区的景观石。
王柏生说,当时光捡石块就花了20天时间,糜林的手指开裂了,他没告诉其他人,而是戴上手套继续捡。后来,当地草莓种植户知道这位混在工人队伍里的黑瘦汉子竟是颇有名气的江苏农业专家时,都由衷地钦佩。他们说,这位一起捡石头的江苏农业专家是位“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糜林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激励着这些先干高效农业的农户成长为当地农民脱贫的带路人。
富新镇清狮村村民魏有强经过糜林手把手传授栽培技术后,学会了草莓种植,他在交通便利的路旁建起草莓休闲大棚,从此打开了致富的大门。如今,魏有强拥有了自己的强友家庭农场,不仅种植了15亩草莓、15亩葡萄,还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用于发展“菜-稻-菜”粮经复合模式,同时开设农家乐,成了当地较有名气的致富能手,带动着周边农户一起脱贫,奔向小康。
接受电话采访时,魏有强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糜林的时候是在绵竹九龙的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糜主任无条件地向他们传授了生产技术。“有一天下雨,糜主任撑着伞赶来,到了才跟我们打电话,他让我们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当时我们都没料想到,种一亩草莓的收益能有1万多块钱,后来收入还有提高。糜主任完成援建任务回去后,也还记挂着我们,时常打电话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人虽离开了,但心还牵挂着我们那里!”
更让魏有强难忘的是,2013年他和妻子到镇江来学习种植技术时,糜林像接待贵宾一样招呼他们,不厌其烦地带他们到各个示范户家的果园里去切身感受、实地学习。这让魏有强两口子十分感动,也更有信心。此后,他们按照糜林指点的路子发展提升,魏有强的家庭农场已成为四川省示范性农场。魏有强说:“糜主任虽然走了,但他对我们的恩情,绵竹农民永远铭记。我们会不断努力,继续沿着糜主任指引的农民脱贫致富之路走下去!”本报通讯员 杨林 本报记者 徐蕾 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