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山老区,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田地里,带着一群人辛勤劳作。他戴着草帽,穿着一条磨得发白的牛仔裤,捧着泥土细细拈着,时不时地向周围人们说些什么。这位老人就是全国著名农业技术专家、最美奋斗者、全国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句谚语在镇江乃至全省口口相传了十几年。可谁能想到这位广受农民爱戴的农业专家,在当年上门服务时却吃了闭门羹。
2001年,赵亚夫从厅级领导干部岗位上退下来时,诚恳地向组织提出,希望到茅山革命老区最穷的村子,帮助农民致富。
来到戴庄,赵亚夫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发现这里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他挨家上门,邀请大家集中听一次讲座。可谁能想到,他在村里劝说了三天,最后只来了7个人。赵亚夫推广有机农业的建议,在村民们的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会后,大家一哄而散,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赵亚夫没有退缩,他深知,要想农民跟着干,先要做给农民看。他找到了村里当过农技员的杜仲志,指着门前的坡地说:“你就在这种桃树吧,按我教你的办法栽培,结出来的桃子准能卖到3元一斤。”老杜听后直摇头说:“赵老师您可千万别开玩笑了,我们这里桃子3斤才卖一元钱。”赵亚夫笑着说:“卖不出那价钱,我赔你。”
杜仲志将信将疑地种了2亩桃树,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帮助杜仲志种好桃子,赵亚夫几乎每天都来,春天帮着疏蕾、疏花,夏天帮着套袋、防虫,冬天帮着修枝,手把手教技术。一个下雨天,老杜发现桃树出了问题,就打电话向赵亚夫请教。没想到过了个把小时,赵亚夫的车子就到了,车门打开后,却迟迟不见人下车,老杜走近一看,这才发现,原来赵亚夫的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得他下不了车。最后,赵亚夫坚持让老杜架着他走进桃园,查看桃树病情,教授防治办法。
3年后,老杜种的桃树结果了,又大又甜,卖出了5元一斤的好价钱。这下子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信了,老杜服了,他逢人便说:“听赵老师的话没错,他说种什么咱就种什么,让咱种石头咱都种!”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追随赵亚夫的脚步。短短4年,戴庄村发生了翻天巨变,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超过千亩,成立了全省首家有机农业合作社,农户们的年收入达到3万元,是以前的10倍,成为镇江有名的小康村。现在,赵亚夫还和以前一样,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村民们都说:“这样的领导,咱服;这样的专家,咱信;这样的好党员,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