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慈善联盟助力“家门口慈善”服务升级
2025-02-17 10:34:00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秋霞) “多谢社区书记和各位主任帮忙,我拿到电动车(轮椅)了,感谢书记和主任帮忙!”近日,润州区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居民陈中方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送到社区,感谢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下,解决了他的“出行难”。

陈中方是社区的重点救助对象。他因为脑梗行动不便,后来又被检查出患有喉癌,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到了2024年底,因为右腿膝盖疼痛,几乎无法行走,连公交车都无法乘坐。无奈之下,陈中方给社区写了一封求助信。在信中,他写道,“目前,我说话不清楚,真难受,也没有钱买电动残疾车,新年将至,请社区帮我完成这个小心愿,本人不胜感谢。”

拿到这封求助信,迎江路中心社区负责人立即在社区慈善联盟发布相关求助信息。迎江路中心社区是一个充满慈善情怀的社区。2024年5月,全市首家由34家单位组成的慈善联盟——迎江路中心社区“聚爱‘益’起”慈善联盟正式成立,慈善联盟确立了“捧出一颗慈善之心,汇聚万千公益合力”为工作导向,以日常慈善活动与大型慈善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推动“家门口慈善”服务走深走实。

社区联合慈善联盟单位,除逢年过节送温暖外,为陈中方提供了社区食堂免费用餐、惠民助浴坊免费洗澡等一系列服务,并为他实现了好几个“微心愿”。陈中方这个最新的“微心愿”一发布,就得到了慈善联盟单位镇江浙江商会的积极响应。该社区负责人介绍,2024年5月联盟成立时,镇江浙江商会也积极参与,成为联盟单位的一员。2024年春节,镇江浙江商会对社区部分困难群众进行了春节慰问,为他们送上过节所需的生活物资。

“考虑到陈先生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目前只有左手能动,因患喉癌还造成了语言功能的基本丧失,这台电动轮椅可以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操作被放到了左手,同时装了SOS报警装置,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一键呼救。”该社区负责人说。

除了为陈中方送上电动轮椅,镇江浙江商会还为社区16户困难家庭送上米、油以及慰问金。“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慈善联盟单位,能为困难群众做点事,我们也很高兴。”镇江浙江商会副会长戴忠胜说。

针对辖区特困老年人多、残疾人多、低保户多的现状,2023年以来,润州区以推动基层慈善创新转型为着力点,聚焦群众揪心事、闹心事、烦心事,在全市率先创新打造“家门口慈善”服务品牌,以特快直达、精准救助、及时有效的形式,做实、做细、做优“家门口慈善”,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2024年,迎江路中心社区又以精心打造“家门口慈善”服务升级版为主线,围绕群众需求,成立“聚爱‘益’起”慈善联盟,打通“供需通道”,精准对接困难群众需求。

家住润州区金山街道鱼巷片区的学生丫丫(化名),是一名听力障碍患者,其父母也是听力一级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23年以来,迎江路中心社区“家门口慈善”帮扶专班,对丫丫进行了重点帮扶,为其解决了“梦想小屋”改造、学业辅导、学习用品添置等问题20多件,助力丫丫健康成长。

“聚爱‘益’起”慈善联盟成立后,联盟单位镇江农商银行与丫丫长期结对,不仅每学期为她提供助学金,还为其购买学习用品、生活物资等,同时还资助了其他困境儿童。

“可以说,慈善联盟成立后,已成为社区做好‘家门口慈善’服务的重要后援。”该社区负责人介绍,自慈善联盟成立以来,已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民生解难题”“寒冬送暖,慈善相伴”等四场大型主题活动,各联盟单位围绕便民服务、慰老关怀、圆梦“微心愿”等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近30万元,办实事、解民忧100余件,受惠困难群众达800多人次。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