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三治”融合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2-24 15:01:00  来源:镇江日报  

涉农社区发展一头连着基层治理,一头连着乡村振兴,既需要加强基层善治的精度,也需要提高乡村振兴的速度。润州区七里甸街道五里社区是涉农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调解员”“宣传员”“示范员”力量,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选好“调解员”自治强基聚合力

社区党委持续深化“红色网格”治理模式,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关键少数”引导居民群众共建共治。选取辖区内党性强的老党员、热心居民担任微网格员、党员中心户,通过党员干部、热心居民带头干,促使居民自发加入社区治理队伍。社区还创新“党建+文明积分”模式,通过参与活动得积分、积分兑换奖励形式,不断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动能,党员活动参与率提升27%。社区依托茶砚山新村“吾家”党建微家、家和议事会开展协商议事、典型评选等,极大提高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等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居民自我参与、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见贤思齐的自治氛围,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

当好“宣传员”法治宣教提能力

近日,社区普法服务队成员臧律师来到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场普法宣传活动。社区党委不断强化社区法治建设,充分挖掘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法治资源,组建一支包括“三官一律”等单位在职党员13人的普法服务队,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宣讲、法律援助1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法律相关问题。社区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因地制宜、服务群众”的原则,结合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阵地3处,依托法治阵地开展“普法进市场”“民法典进工地”等法治宣传活动60余次,切实引导辖区居民深入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打通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后一米”。

当好“示范员”德治教化添动力

“邻里相处要和睦,街坊之间要互助……”《茶砚山新村村规民约》已成为村里孩子的“口头禅”。社区党委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紧密结合,依托村规民约、文明条例等载体,对道德规范进行细化、实化,充分发挥辖区内道德模范、党员、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典范作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家庭美德、廉洁教育等主题文化教育活动20余次,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在茶砚山新村绘制1000米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廉洁诗词等主题墙绘,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觉悟,引导村民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本报记者 孙晨飞 本报通讯员 李丹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