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精准帮扶群众1.87万人次 “家门口慈善”成效凸显
2025-03-28 09:49:00  来源:镇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朱庆庆)春风送暖,慈善传情。3月27日下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召开全市社区慈善业务培训暨慈善项目建设动员会。会议通过专家授课、动员部署、经验交流,凝聚思想共识、增强行动自觉,明确目标任务、谋划慈善项目,共同推动社区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稳步实现“家门口慈善”服务全市域覆盖。

会上,相关专家作《社区慈善发展与实践探索》的专题讲座,市慈善总会项目部主任甘培华就《慈善项目编制及管理要点》作深入解读,丹徒区慈善总会、镇江经开区丁岗镇、润州区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镇江市益家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在发展社区慈善工作中的做法。

社区慈善是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连接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是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最后一米”。自2023年以来,全市慈善系统积极探索实施“家门口慈善”服务,对推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进行有益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47件,组织志愿者服务1613场次,实施各类项目136个,支出帮扶资金2800多万元,受益群众1.87万人次。

镇江经开区丁岗镇副镇长胡敏介绍,去年,丁岗镇作为“家门口慈善”服务创建的试点乡镇,结合平昌安置小区老年人口多、慢病患者多、低保困难户多的特点,重点选取了特殊困难老人和困境儿童两类群体,在镇级层面实施慈善助医、助餐、助学三个“家门口慈善”服务项目,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全镇充分发挥以村(社区)为单元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各类人员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同时,探索“慈善+商业”模式,根据居民需求,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组织开发爱心咖啡厅、慈善茶座、公益广告位等慈善造血项目,所得收益进入慈善资金;鼓励成立社区慈善基金会,积极倡导辖区单位、企业、商家、个人通过捐空间、捐时间、捐技术、捐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慈善捐赠。

“依法有序发展社区慈善”已列入2025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日前,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慈善事业,优化提升“家门口慈善”服务的指导意见》。随着“家门口慈善”服务的深入推进、全面覆盖,更多带着温度的慈善项目,将在全市城乡社区落地生根。

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如何“多做让困难群众喝彩的事”?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大福表示,全市慈善系统要加强业务培训,建设一支想为、能为、善为的慈善服务队伍;要加强慈善资金募集,有序规范发展社区慈善基金;要加强“精准滴灌”,认真组织实施好慈善项目;要加强主体责任落实,注重社会力量协作联动。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