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泰州 > 正文
泰州姜堰:文明花开香满城
2022-08-12 11:15:00  来源:泰州日报  

一座城市,该坚守怎样的精神,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姜堰区给出了两个字——文明!

那文明是什么?文明在哪里?

放眼望去,街角小游园演绎“小而美”,市民出门拐角即到;交通路口“微改造”后,人车通行更通畅,大街小巷秩序井然;公园景观小品惊艳亮相,绿树红花交相辉映;小巷空白墙变身公益宣传“文化墙”;清澈河流汩汩穿城……文明,正浸润成为姜堰区最亮丽的底色,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发展画卷在“三水大地”舒展开来。

众所周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覆盖面广、涉及范围大的持久工程。为此,姜堰区委、区政府以问题为导向,攻坚突破,聚焦痛点难点,把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加快提升外在文明环境和培育内在文明素养,纵深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民呼我应,提升幸福指数。姜堰区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听群众心声,多渠道了解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期盼与诉求,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与建议,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早晨刚进的小青菜,放心买吧!你看这菜多水灵……”日前,在该区光明农贸市场,经营户老张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忙着给顾客称菜。

“过去,进农贸市场要踮着脚尖走路,别提多脏了;现在,穿白裤子、白鞋进去都不会脏。”家住附近的居民刘粉珍笑着说道。

记者在该农贸市场大厅内看到,文明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文明创建氛围浓厚。地面干净整洁,各色商品被分区摆放,布局合理,无论是过道上还是摊位前都看不到任何杂物。市民和商户都表示,市场环境好了,卖菜和买菜的心情都好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应该‘接地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着眼于细处、小处,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姜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民需我做,筑牢幸福根基。“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民生连民心。姜堰区秉承为民惠民初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从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入手,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推动更多城市发展成果普惠于民,筑牢群众幸福根基。

“刚走进小区,就觉得眼前一亮,感觉像是来到了一个新小区。”看着焕然一新的外立面及道路绿化、消失不见的空中飞线,刚从苏州回到府东新村老家的王女士赞不绝口。“现在小区环境变得这么好,亲戚朋友来串门,肯定会眼前一亮,我也有面子,感谢党和政府。”王女士说。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今年,我区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着力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良、优质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住得更舒心、更安心,切实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姜堰区住建局局长郁榕介绍道。

放眼望去,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升级、生态环境美化亮化……一个个重点民生项目,一件件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给力的“民生套餐”直击百姓心坎儿,群众生活如花绽放、如糖似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绵绵用力,擦亮文明品牌。城市因人而生动,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由高楼大厦支撑起来的,而是由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位市民的文明素质共同体现的。姜堰区依托覆盖全区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文明阵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创建宣传,激发市民踊跃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使得全区文明创建氛围日渐浓厚,群众参与度提质扩面,文明花开香满城。

在姜堰,置身不同场景,踏着文明节拍追寻,随处可见:“红、橙、蓝”三色马甲穿梭于城乡街头巷尾、斑马线礼让行人已成自觉、文明骑行戴头盔成为习惯……百姓正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用文明描摹城市的亮丽底色。

文明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站在新起点,姜堰区正以昂扬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本报记者 鲍仁 通讯员 黄文婧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