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名中医的进驻,为有色医院的轻症患者带去了中医特色诊疗。 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记者 万程鹏摄
这些天,黄石有色医院来了一支江苏的中医小分队“坐堂”。抗击疫情时,传统医学能做些什么?与西医相结合,又能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治疗近半个月,效果好吗?昨日下午,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前去探访。
隔离病房内,望闻问切一样不少。下午3点多,魏瑜和专家团队从隔离病房出来,顾不上吃饭就赶紧坐下来讨论病例。根据江苏援黄石医疗支援队前方指挥部的安排,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魏瑜领衔的三位专家坐镇黄石有色医院,魏瑜挂任呼吸科业务主任。江苏名中医的进驻,为有色医院的轻症患者带去了中医特色诊疗。“这个病人的方子今天还要继续调整。”让魏瑜挂心的是一位70岁高龄的老大爷,持续低烧后,前天突然烧到39度。上午进隔离病房,魏瑜来到老大爷病床边,又仔细问诊了一番。中医看诊少不了望闻问切,隔离病房内也是一样。魏瑜和两位同事组成小分队,魏瑜负责问诊,另外两位一人拍照,一人记录。戴着三层防护手套,传统的号脉如何进行是个考验。从医20多年,魏瑜还是第一次这样号脉,进隔离病房前,她还有些担心。几次摸索下来,魏瑜掌握了技巧,“为患者搭脉时比平时按重一些,问题不大。”问诊时,患者的口罩摘下后,魏瑜和同事凑近去看,仔细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及舌苔,并用相机拍下来,回去仔细研究。一圈问诊下来,常常要花好几个小时。“今天8点到医院,在隔离病房呆了五六个小时吧。”魏瑜说。“用药后,一般三天后再观察一下我们采集的临床信息有没有变化。”魏瑜说,中医中的望、闻、问、切,每一步都需要进行仔细地观察,而就新冠肺炎患者来说,望、闻、切更为重要,“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如果辨证不准,肯定也没有效果,这就需要医生亲自去观察患者。”
一剂中药,既治病又“疗心”。记者采访时,黄石有色医院尚有118位新冠肺炎患者,大多数是轻症患者。魏瑜担任呼吸科业务主任以来,与黄石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已让60余名患者出院,23日当天就有10位。这其中,部分患者在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一位81岁的老爷子最为典型。他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低烧、乏力、没食欲。每次护士哄着老人家吃饭,吃几口就咽不下去了。不吃饭哪有免疫力与病毒抗争,医务人员为他着急。魏瑜搭脉问诊后,为老人开了中药,三副药喝下去,老爷子胃口就开了,“他说又闻到饭香了。”还有位69岁的老奶奶,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症状较重。有人建议转院。魏瑜问诊后决定再试一试,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她开具了中药,几天中药喝下去,老奶奶的病情有了好转。因为病程长,很多患者心情郁闷。一位30多岁的母亲持续低烧,5次胸部CT显示肺部炎症基本吸收了,但低烧不退的难题怎么解?魏瑜在耐心问诊中了解到,因为挂念家中的两个孩子,这位年轻的妈妈心里一直着急烦闷,魏瑜一面积极开导,一面辨证施治,在病人的中药中添加了疏肝解郁药,患者因此有了好转。
后方还有中医大专家的“云问诊”。江苏援助的是精锐,但“两人计长”,这些天前方有江苏的中医小分队,后方还有庞大的中医专家后援团。一位70岁低烧不退的老大爷,喝了中药还不见好转。22日晚,魏瑜通过微信,向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队长史锁芳教授请教。史锁芳目前担任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副院长,这所方舱医院以中医为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武汉第一家中医特色的方舱医院。“史锁芳教授和团队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把患者舌苔的照片、症状描述通过微信发送给了史教授。他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这也是魏瑜每次问诊都为患者拍照的原因。晚上结束工作后,魏瑜每每在微信群上传一些患者的照片,与江苏“大后方”的中医专家讨论病例。在魏瑜等人前来支援前的2月1日,黄石有色医院被增设为当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这也是黄石市第二座“小汤山”医院。2月3日,首批9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入院接受治疗。黄石有色医院中医科主任曹丹介绍,收治后根据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并结合湖北当地患者集中表现出来的症状,该院第一时间在诊疗中使用了中药。但由于最初收治患者人数一度爆发式增长,他们主要还是选择通方治疗患者。后期随着收治患者人数稳定,他们又分别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了分类,按照发热、咳嗽、胸闷乏力等症状,再相应开方。魏瑜等人到达后,在“个性化”诊疗上帮医院补了短板。目前,仍在该院就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一患者,正在接受魏瑜的“一人一方”。曹丹介绍说,黄石有色医院收治的患者多以发热症状为主,服用中药后有近八成患者症状得到了改善。对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魏瑜坦言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让她欣慰的是,黄石有色医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目前情况普遍不错。
新华报业赴黄石采访组记者
胡安静 蔡蕴琦 陈月飞 万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