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既要“鱼米之乡”,也要“诗和远方”
2020-07-07 09:30:00  来源:新华日报  

“轻似剪,双舻飞箭,流如云彩云星汉……”姑苏城内,沧浪亭下,一曲婉转悠长、含蓄典雅的水磨调,再现了沈复夫妇“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诗意生活。这出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进入市场,非但没有曲高和寡,反而场场爆满,印证了文化消费的蓬勃发展。

腰包越来越鼓,脑袋越来越富,“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在江苏落地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

“不愁吃不愁穿,还不能有个爱好?”

“这块表,故事长了!”千亩荷塘次第花开,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游客多了起来。村里的农耕民俗文化馆内,69岁的秦兴瑞又向游客打开话匣:上个世纪40年代,粟裕转战如皋时,曾在老乡家留宿,临走时将自己的手表送给了老乡。这块表辗转到了秦兴瑞的老舅爹手里,老舅爹又给了他。

老秦是个有手艺的农民,修了40年的钟表。但过去,他虽给人修表,自己却买不起。后来生活条件好了,补贴家用的生计变成了收藏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据老秦自己估算,从2000年起,他花在收藏钟表上的钱已有近百万。老秦的这个“败家”爱好,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伴并不十分支持。但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老秦总是嘴硬:“不愁吃不愁穿,还不能有个爱好?”

确实,现在的老秦“有钱有闲”——他早已不种田了,在农耕民俗文化馆上班,每月4500元工资,再加上土地流转分红、农保的养老金、老年人生活补助等,一个人一年就有6万元以上收入。儿女也已成家立业,无需他操心。

这两年,平园池村发展旅游,把老粮仓改造成农耕民俗文化馆,用于展示过去的老物件。听说老秦“宝贝”多,村里专门给这位“农民收藏家”留了个位置。如今,他的个人展馆里,除了100多件老式钟表,还渐渐有了书籍、字画、像章以及瓶瓶罐罐。

在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平园池村,“老秦”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平园池村党支部书记刘炜建说,富起来的村民们,开始追求更有滋味的生活,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52岁的秦旺兰在村里组建了一支旗袍队,每天和姐妹们在村里走两次,“穿上旗袍为游客表演,感觉自己变年轻了,很多人拉着我们要拍照呢!”

你帮我我帮你,日子越过越好

“老年人的小康应该是……吃得好、穿得暖、朋友多!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在张家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缘梦手鼓团”的教室,75岁的苏明莹训练间隙乐呵呵地和记者聊起她的故事。

眼前神采飞扬的老人其实有一段悲痛往事:十几年前,苏明莹唯一的儿子因病离世,从此她和老伴相依为命,消沉度日。直到2015年,15个“孩子”突然出现,像一束光照进了他们黯淡孤独的生活。

“大儿子一有空就来陪我聊天,给我送菜送米。经常是接到他电话时,他已经到楼下了,打开门,就听到‘噔噔噔’几声脚步声,人就到了跟前。”苏明莹说,前几天,她又收到了“惊喜”——一双红鞋,“大儿子说,今年闰四月,讨个好彩头。我开心得不得了,邻居看到都羡慕,说这个儿子比亲儿子还亲!”

苏明莹口中的“大儿子”,是张家港的“中国好人”王志勇,因做蔬菜生意,他自称“卖菜哥”。5年前,王志勇联合几位志愿者发起“贴心小棉袄”志愿服务项目,结对了15户失独家庭的29位老人,苏明莹是其中之一。“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次聚餐、每年过一次生日、送一次惊喜、体验一次旅行、吃一顿年夜饭。”王志勇说,这是志愿者们给自己定的最低要求。

“孩子们”多年如一日的嘘寒问暖,让老人们脸上渐渐重新有了笑容,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也从最初的客气疏离变得熟稔亲密。季桂芬高位截瘫,丧子丧夫,苏明莹帮她买了一个新轮椅,还悄悄嘱咐大家,“别说我买的。”温暖,就这样不停传递。

“过去别人帮我,现在我帮别人,将来,更多人帮更多人。”15年前,王志勇的父亲病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危难之际,好心人的1000元捐款让他感怀至今。而此后长达数十年的志愿服务,让渡过物质难关的他拥有了一个更加丰盈的精神世界。在王志勇看来,小康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已有9.1万多个志愿组织,注册志愿者超2000万人。“卖菜哥”的“小康观”已在广大志愿者的实践中变得愈发清晰。

各省的报纸,村里图书馆都有

“孙家桥这个地方过去四面环水,百姓出行不便,日子也苦。据说,明末有位姓孙的大官自掏腰包为百姓修桥,百姓感激,都叫他‘孙天官’。这就是‘孙家桥’地名的由来。”南京市江宁技术开发区湖熟街道和平社区党委副书记朱伟说,传说很难考证,但村民们总是津津乐道,游客们听了也很感兴趣。

近两年,和平社区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在外修颜值的基础上,不断深挖农耕文化、水乡文化、古秦淮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内炼“气质”。村里不仅将村庄历史渊源由来典故等编纂成讲解词,还复原了渡口,建起了金陵起居文化馆、江南水利文化园等文化载体。

乡村文化记忆的复活和繁荣,不仅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滋养了日益文明的乡风,唤醒了安稳富足的村民对文化服务的强烈需求。

夜幕降临,长江边上,张家港永联村的图书馆亮起灯光,下了班的李金梁一头扎进书海。李金梁来自连云港市灌南县,200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永钢集团工作,先后在基建、招标、法务、审计等多个岗位轮岗锻炼,“岗位不同要求不同,学校里学的早不够用了,村里有这样一个可以静下心来学习的地方真是方便!”

在这个全国第一家村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全国各地的报纸都能找到。“村里生活着很多外地人,这是为他们订的。”图书馆志愿者张琰说,每一份报纸标签上的数字,就代表着这个省份有多少人在永联工作。这个坚持多年的小小举动,让众多奋斗在永联的异乡人倍感亲切,也让小小图书馆人气常年不减。

去年,我省累计下达各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9.5亿元,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为小康生活带来“诗和远方”,成为“鱼米之乡”的新风尚。

本报记者 孟 旭 韩 雷

陆 威 刘畅方达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