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淮安市劳动模范汪正军:社区书记“三板斧”
2020-07-21 09:08:00  来源:淮安日报  

小桥流水,草木葱茏,鳞次栉比的楼房旁鲜花怒放,文化广场上,大妈、小媳妇们跳起欢快的广场舞……看着涟水县涟城街道城东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幸福景象,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正军倍感欣慰。在他任职期间,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这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用近20年,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写下生动注脚。

引水,汩汩清流润民心

汪正军原是涟水县顺安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并村联组后,顺安村与邻近的尤戚、秦庄两个村合并为城东社区,他成了新社区的带头人。当时的城东基础设施很差,最棘手的是不通自来水,大多数群众自己打七八米深的小井取水。“如果大家连口自来水都喝不上,要我这书记还有啥用!”上任伊始,汪正军就决心解决用水问题,他带着“两委”班子和当地有影响力的老党员,多方奔走,申请资金,筹划施工。不久后,城东社区每家每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喝井水的历史。

“汪书记还就能干呢,一上来就给我们通了自来水。”当汩汩清流从水管流出,很多村民都打心底佩服这个能干实事的新书记。

建房,集中居住惠民生

解决了喝水难题,汪正军又盯上了村民的住房困扰。城东社区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房屋老旧,居住分散,生活不便。“应该把村民集中起来,在附近统一建设生活配套设施。”汪正军的想法得到镇党委的认可。2007年12月,涟水县政府正式批复全县兴建19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城东名列其中。

不过,建房子不是嘴上说说,需要的是真金白银。当时的城东集体收入基本为零,没有钱,有县政府的批复也解决不了问题。汪正军一方面进行广泛宣传,让有意购房的村民交5万元定金,启动项目,另一方面请“两委”班子成员各显神通,出去找“外援”。经过大家多方奔走,2008年4月,一位老板决定投资。居住点一期工程共建成68栋楼房,并对公共空间进行硬化、绿化和亮化。看着新房建成,当初交定金的村民笑开了花,因为新房子每平方米600多元,比市场上同类型住房低很多。“我们家小二子当时打算结婚,正愁没婚房呢,要不是赶上政府好政策,去哪儿买这么便宜的房子啊。”回忆起当初的购房经历,村民老张至今笑得合不拢嘴。

一期房子热销,打响了头炮,当初很多心存疑虑的村民纷纷加入进来,许多周边乡镇的群众也来打听购房情况。汪正军趁热打铁,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启动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如今,城东农民集中居住点已入住村民近500户,成了宜居宜业的理想家园。

择校,就近入学顺民意

住房困扰解决后,孩子上学问题又摆到面前。原来,城东社区新的施教区是城西的涟城中心小学,该校距离集中居住点有五六公里,而且中间隔着一条河,家长接送孩子十分不便。

“孩子教育是各家各户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汪正军将大家的意见收集起来,不断向上反映。2014年,在汪正军多番努力下,县里决定将社区的施教区改为郑梁梅学校,孩子上下学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到5分钟。“还是汪书记有办法,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很多村民称赞说。

时光飞逝,汪正军担任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已近20年。因成绩突出,他多次获得县劳模、市百佳村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今年,还光荣当选淮安市劳动模范。挂着沉甸甸的奖章,他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未来城东社区将以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文明村为目标,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