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老兵夫妇携手“捐遗” 爱心书写无悔人生
2020-10-10 09:36: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陈奶奶,我们来给您过生日啦!”10月8日上午,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沙南社区两名工作人员手拎慰问品,敲响了92岁老兵陈哲的家门。面对社区的关心,陈哲喜笑颜开,一边端茶切水果,一边和大家讲述当年的“红色岁月”。

陈哲的丈夫张万林,祖籍江苏如皋,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陈哲自己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文工团女兵,曾赴朝参加演出慰问。“丈夫虽已过世,但是给子孙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陈哲手拿丈夫生前亲手书写的回忆录,眼眶湿润。她说,战争结束回国后,丈夫带着她,跟随王震将军率领的10万官兵开拓北大荒。

在陈哲的记忆中,抗战时,扬州的父老乡亲救过丈夫的命;黄桥决战时,扬州的父老乡亲挑着猪肉、大米上前线支援过丈夫所在的部队。离休安置,他们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扬州。

1985年,张万林正式居住到沙南社区。不久,“曲江南路2号”居民们发现,大院通道的墙壁上多出了一块“黑板报”,政治宣传内容每月更新,“天气预报”每天更新,大伙出门,穿啥衣服、带不带雨具,看看黑板报就知道。

每天和居民们打交道,张万林发觉不少人喜欢打麻将。很快,张万林组织的“曲江晨练点”出现了。他把晨练点分成太极拳、歌唱、舞蹈、腰鼓几个小组。张万林任“队长”,妻子陈哲任“导演”。时间不长,“沙南社区文艺宣传队”就出名了,经常参加文艺比赛并且获奖。

“父亲过世后,母亲一直在给我们做榜样。”陈哲的大儿子陈奕告诉记者,父亲过世后捐献了遗体,为将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母亲也于2006年填写了捐献遗体申请表。除此之外,陈哲一直关爱贫困学子,时常捐资捐物、结对帮扶。从2011年起,陈哲便将每年的尊老金全部捐出,用于捐资助学,一捐就是10年。

为了将丈夫的精神代代相传,陈哲将丈夫参战时获得的奖章、生前书写的回忆录等物品当做“传家宝”,分送给了儿孙。每逢家庭聚会,她都会和大家讲述“红色故事”,叮嘱儿孙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要以善心对待身边所有人。作者:季红 顾李扬 陈晨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