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出发,推进产业下乡、人才下乡、资本下乡、文化下乡,更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
推行产业下乡,增强农村经济抵御风险能力。我省农村产业发展仍有资源利用不充分、结构不优化等问题。建议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优化升级。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供应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良种繁育等现代种养业和服务业进入农村,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扩量增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推进人才下乡,补充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活水。鼓励社会各界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技术、咨询、产品流通等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促进城乡、区域、校地人才培养合作,组织城市医生、教师、科技人员赴基层服务。健全农业技术远程教育体系,畅通农业技术与农村劳动者间联系,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加强党政管理人才输入,选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挂职,建强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
推进资本下乡,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带动人力、财力、物力和先进技术、理念、管理进入农业农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如,鼓励企业家到村任职,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带动产业项目建设,激发农村市场活力。落实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
推进文化下乡,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村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配齐用好人员阵地,提升综合文化服务功能。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鼓励群众自办文艺队伍,吸引专业人才扎根基层传播文化。 夏 晴(省人大代表、扬州毕善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