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最美基层共产党员︱端木银熙:稻田里的守望者
2021-08-20 17:3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国亚妮) “选种育种,好多材料都是端所亲自拔下来的,几十年下来,他的右手食指发生变形弯曲,拇指指纹也磨掉看不清了。”

这是年轻的研究人员对“端所”,常熟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农艺室原主任、水稻育种专家端木银熙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在他们眼中,端木银熙就是一面旗帜。

五十多年来,端木银熙在水稻育种领域埋头苦干,潜心培育,先后育成“太湖粳系列”“常优系列”“常农粳系列”“常香粳系列”等37个水稻新品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他为“难得的真正的水稻育种家”。

最朴素的梦想:育好种,让农民吃饱吃好

1947年,端木银熙出生于常熟农村。“苦出身”,是他对自己早年经历的评价。十几岁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彼时正在长身体的端木银熙饿得刻骨铭心。16岁那年,父亲过世,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梦想,去生产队参加劳动,挣点工分填饱肚子。18岁时,端木银熙被推荐到公社农技站,当上农技员。从此,他的人生就和农业科技紧紧连在一起。

只有好的稻种才能长出高产的水稻,只有高产的水稻才能让大伙儿吃饱饭。一直在田间地头的他,深深懂得良种对农民的重要性。端木银熙种下一个梦想,培育好稻种,让农民不再挨饿,吃饱吃好。

1976年,常熟组建县农科所,开始攻关良种培育。经过考核,端木银熙被抽调进所,专门从事水稻育种工作。

越往专业的道路上走,越需要精深的知识。端木银熙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开始自学。每天上班前,他先学习两个小时,晚上下班后再学习几个小时,六载光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他拿到了大专文凭。

对于育种人来说,实践经验更加宝贵。同行成了端木银熙的老师,听说周边兄弟县市的农科所很活跃,他就上门去求经。上世纪90年代结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后,更是经常主动请教。每年四月,袁隆平团队都会召开一次杂交育种交流汇报会,端木银熙每会必到。

追逐太阳,一年过两个夏天

神话里追逐太阳的是夸父,现实里追逐太阳的是育种人。常熟地处亚热带,冬春季不适合稻种培育,为了加快育种的进程,每年11月中下旬在常熟完成水稻测定之后,端木银熙便追着太阳来到海南,利用南方温暖的冬季气候再次育种,一直干到次年4月底。

2021年是端木银熙到海南基地的第26个年头。年初,端木银熙做了白内障手术。“身体不好就在家休息吧”,家人的劝说并没有动摇他,没等休息好,端木银熙便戴着厚厚的遮挡墨镜,再一次踏上南下之程。三亚常年高温,紫外线强烈。常熟农科所基地位于三亚郊区的山沟里,蚊虫成群,毒蛇出没。工作时,端木银熙和课题组人员必须穿上又重又闷的长筒套鞋下田。烈日炙烤下,衣服上都结出了白花花的碱斑。

水稻开花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为了捕获这个最佳时机,育种团队全程守在旁边,眼睛盯着稻穗,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花。“由于长年在阳光下作业,汗水流入了眼睛里都顾不得擦一擦,长年累月,爸爸的眼睛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女儿端木红英说。颈椎炎、眼神经紊乱、面部痉挛症……长年在恶劣环境中超负荷工作,端木银熙患上了多种疾病,有几次甚至晕倒在田头和宿舍,吓坏了助手。

“吃得苦中苦,方为育种人。”这是端木银熙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田间布局到拉线移栽,从剪颖套袋到人工授粉,从收获晒种到整理打包,他全都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端木银熙团队每年在三亚都有收获。

稻香盈野,梦想新发

任何粮种都有地区适应性,没有一种粮食能够包种天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主攻方向一直是籼稻,他一直希望有人能在粳稻培育上取得突破。

一顶草帽,一双长筒雨靴,一身布衣,一年过两个夏天,在端木银熙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2000年,杂交粳稻新品种“常优1号”在江、浙、沪、皖、鄂五省市十多个实验点试种。到了2003年,“常优1号”已经通过国家审定并在全国推广,实现了我国杂交晚粳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2011年10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熟分中心成立,分中心由端木银熙领衔,这是国家杂交水稻领域第一个研究杂交粳稻的专门机构。对育种人来说,更好的品种总是在下一个。早就过了退休年龄的端木银熙一直坚持在岗位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端木银熙开始提出新的育种思路,要选育出好吃的水稻新品种。

天道酬勤,继“常优1号”后,端木银熙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相继育成了“常优”系列14个杂交粳稻,在稳定高产的同时,把稻米品质提升到了新的水平。“从育成的第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常优1号,到如今的累累硕果,每一个品种都浸染着他的汗水和心血。”常熟市农科所办公室主任戴俊江说道。

稻香盈野,梦想新发。五十多年来,端木银熙头顶烈日,脚踩黄土,孜孜不倦地培育杂交晚粳稻良种,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恒心和毅力探索前行。如今,年过七旬的端木银熙还在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他正在朝亩产1000公斤的优质杂交粳稻目标前进。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