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传承好千年运河的共富文脉
2022-06-29 07:48: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袁 媛  

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日前在扬州开幕,国内外运河城市代表、运河领域专家学者以运河为媒,共探运河的古往今来。大运河流淌千年,至今仍泽被后世,她不仅为沿岸人民带来了富足,也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张名片,凝聚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今天,让古运河焕发新的生机,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利用好她的物质资源,也要在转化、创新中传承好她的精神内核。

大运河文脉源远流长、精神内涵众多,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尤其应重视大运河视角下,对共同富裕的向往追求。水运连着国运,治水推进治理,大运河沟通南北,让国家长治久安;货流通畅,使百姓生计有望;灌溉水利,助区域繁荣发展……在古代,大运河有力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员、物资、技术、文化之间的交流。正如《晏子春秋》所言“权有无,均贫富”,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中,流淌着朴素、原生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出古人“天下均平”的理想。今天的我们担负着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应从大运河的共富文脉中汲取精神滋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要求落到实处,让大运河更广泛、更深入地造福人民,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

大运河视角下的共同富裕,就是更加重视沿岸村镇的文化保护与发展,为运河儿女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水是大运河的灵魂,岸是大运河的经络,城是大运河的明珠,江苏许多城市因大运河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了如今“沿运、沿江、沿海”的城市群格局。在大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散落在大运河边的颗颗珍珠,有些因远离城市,已在发展中落后。我们应一体推动保护利用,通过特色文化空间的打造“串珠成链”。无锡在大运河沿岸设立了一系列非遗传承基地,生动展现惠山泥人、太湖船点、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等世界级非遗品牌,开发有代表性的文物遗迹、古镇古村、工商业遗存、名人故居也提上日程。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形成的全产业链,带动就业效果显著。

大运河视角下的共同富裕,就是更加重视良好生态环境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沿岸人民拥有真真切切的幸福感。生态文明是最根本的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做到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全面展现沿线自然与人文、宜居与诗意水环境完美结合的景观特色。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的运浦湾片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和太浦河的交汇处,曾是一片“散乱污”加工作坊集中区,环境污染严重。经过3年的集中治理,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十里“风光秀带”,水域、草坪、步道以及综合休闲区入眼皆风景。

大运河视角下的共同富裕,就是更加重视航运转型这一发展契机,为沿岸产业奠定扎扎实实的发展基础。目前,大运河江苏段是全流域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区段。我们应咬定优势,协调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与运河航运转型提升,不断提升运河服务能力、通航能力,让智慧、绿色成为“黄金水道”的新底色,推动沿岸产业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

责编:黄慧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