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忙工作,相互接触少,希望村里能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希望村里有实时推送招工信息的平台,方便挑选更合适岗位。”……11月24日晚,海安开发区泰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面向新海安人的“乡村夜话”活动正在举行。
新居民们带着问题来“夜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意见和问题。泰宁村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金兵认真记录、及时解答。这场“夜话”活动让新居民与本地干部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在增进相互了解的同时,更让这群新海安人有了更多归属感。
商场超市、企业车间、建筑工地……在海安活跃着一批外来务工人员的身影,他们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名副其实的新海安人。近期,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举办“温暖秋冬 文明同行”关心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海安、融入海安,切实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
“在外挣钱不易,如果能吃到自己种的菜就好了。”11月15日,大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利用晚间时间组织开展“倾听民声解民忧 夜话围聊暖民心”活动。外来人员徐增巧提出自己的“小心愿”。贲巷村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陆建兰立即跟房东陆小林沟通此事。热心的房东表示,家里有闲田,可以匀点给徐增巧种蔬菜,还可以定期提供新鲜的蔬菜给她。
“同学们,中国的剪纸艺术意蕴丰富,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白甸镇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文明传承·灵动指尖”剪纸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从剪纸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制作方法以及作品用途等多方面向孩子们介绍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及制作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截至目前,海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开展走访慰问、夜话围聊、文体娱乐、子女假期托管等各类关心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文明实践活动20余场,受益人群近400人。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黎峰说,将继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给外来务工人员多一些关心、多一点温暖,让他们真正融入海安,切实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海安真正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本报记者 丁宏波 通讯员 包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