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聚“沙”成塔,共建共筑幸福之“洲”
2024-06-17 08:59:00  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地铁2号线和S3号线交会的油坊桥地铁站,被外界视为南京最有特色的地铁站之一。每天清晨,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傍晚又如潮水般退去。其附近因交通生活便利,成为不少新南京人落脚城市的第一站。

油坊桥所在的莲花中和片区位于建邺区沙洲街道南部,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却密集矗立着106栋高层住宅,居住人口近1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超七成,是南京主城区人口密度最高、规模体量最大的保障房片区之一。

伴随新南京人涌入,该地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大学生初创人才、拆迁安置户、流动出租户等居住群体日趋多元,基层治理面临落后的配套和居民对较高居住品质的期待、有限的服务力量和日趋多元的服务需求等多重矛盾。

直面治理难题,沙洲街道深入学习“仙林经验”,紧扣“共建共治共享”关键词,机动车停车、电动车充电、房屋租赁、幼儿托育等一批居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正加快突破、加速攻坚,“一方沙洲”成为了新南京人的温暖家园。

硬件配套如何提升——

同城共筑,共建“新家园”

6月5日晚8时许,莲花北苑小区北门外,灯火通明的星光球场上,一场激烈的对抗赛正在进行。这一沙洲街道联合建邺区文旅局共同改造的球场,去年投用后,成为附近年轻人下班后最爱去的地方。

这是沙洲街道区街联动、共建共治的鲜活镜头。沙洲一街之域集聚建邺高新区、中央商务区两大产业园区,伴随小米南京科技园投用和阿里巴巴江苏总部项目封顶,创新创业的年轻人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涌入,莲花中和片区建设交付标准不高、硬件设施落后等问题逐渐显现,新南京人对提升居住环境反映较为强烈。

提升保障房的公共配套,工程面广量大、需求复杂多元,基层街道能级和资源有限,怎么办?借鉴“一家亲”汇聚区域资源的仙林经验,沙洲街道扎实开展“同城共筑”行动,链接最广泛的服务资源和最多元的治理力量,不断补齐配套短板,满足新南京人对美好家园的期待。

莲花中和片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近4万辆,曾引发居民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今年以来,沙洲街道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守住兜牢安全底线。街道以党建为纽带,联动多方力量,补齐充电缺口,先后协调中国铁塔南京分公司在各小区外建设了60组换电柜;联合建邺区城建集团、国资集团对各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充电站进行喷淋系统和防火隔离墙的改造升级;携手省建筑设计院、消防、安监等部门在清荷园南园地下新增充电设施,原先架空层停放的电动车“进棚”“入地”,居民“忧心”变“安心”。

因建设时车位配比低,辖区停车需求一直呼声很高。依托街道“大工委”协调资源,沙洲街道先后在莲花北苑、莲花南苑附近建设公共停车场,去年累计新增停车位近800个,引导党建共建单位开放错时共享车位450个。闲置地块“变身”的莲花停车楼特别为莲花北苑小区推出包月服务,不少居民直言,“回家再也不用‘绕圈’了。”

突出一个“共”字,各小区配套越来越完善。莲花北苑在区房产局支持下,打造“睦宁里”便民服务站,把小修小补、应急维修等需求一揽子解决在了小区里;清荷园北园与辖区单位广泛开展支部共建,实施铺设便民小路等“微改造”;区文旅局和莲花嘉园共同打造健身房并入选南京市首批百姓健身房试点,记者采访时,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的年轻人连连点赞,“新家园,很温暖!”

矛盾纠纷如何化解——

多元善治,共绘新“枫”景

日前,金穗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出租房治理联盟”一季度联席会上,辖区多家中介机构负责人和二房东当场表态,将尊重租客利益,依法诚信经营。该联盟发挥红色物业“桥头堡”作用,整合社区党委、物业公司、房屋中介、律师、民警等资源力量,齐抓共管治理出租房乱象,成立以来已调解矛盾纠纷上百件。

租房矛盾曾是莲花中和片区政务服务热线12345投诉的“大户”。以金穗花园社区为例,辖区有2500套以上出租房,租户以30岁以下、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居多,他们普遍社会经验欠缺,近年来因押金、违约金等产生的租赁纠纷频发。通过建立治理联盟、打造共治平台,新南京人在沙洲真正实现了租得稳、住得暖。

因居住群体多元,莲花中和片区基层治理曾面临诸多矛盾。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街道各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莲花北苑邀请“全国人民调解专家”周晓红驻点,成立“专家+网格员+党员”调解队伍,建立“网格+调解”基层矛盾调解多元机制,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莲花嘉园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打造“嘉睦法律咨询”工作室;金穗花园广泛吸纳房屋中介、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群体力量组建“红色监督小分队”,对群租房、房屋结构改造等扰民问题及时掌握监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

从源头上化解居民群众的“心头堵”,沙洲街道广泛开展民主协商和居民自治。清荷园北园“红色议事厅”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一起协商议事;莲花北苑定期开展“心莲心”议事会,提升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活跃在居民群众中的党员楼栋长积极担当民情民意收集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居民的意见、建议都放在‘桌面上’说一说、聊一聊,心气儿顺了,矛盾也就少了。”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

暖心服务是基层治理最好的“减压阀”。依托遍布辖区的“宁好沙洲”党群服务站,街道一站式开展家庭医生坐诊、就业岗位推荐等服务,为每一位新南京人提供宜居宜业的便利保障。

文明新风如何弘扬——

“童”“新”共治,共享新未来

走进莲花嘉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露台上竟“藏”着一方生机盎然的农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社区孩子们亲手种植、搭建,放学时间,“小园丁”们成群结队来给植物浇水施肥。

“农场的瓜果蔬菜成熟后,社区将组织孩子们一起采摘,再亲手送给社区的空巢独居老人。”莲花嘉园社区党委书记李晓洁介绍,关爱青少年成长,社区“大党委”联合辖区学校资源打造校外辅导站“嘉禾”书屋;整合社区技艺能人、志愿者力量,开设体育、艺术、科技等兴趣课堂;启动“童言议空间,共创嘉未来”儿童议事会,引导青少年从小关注社区治理。

居住在莲花中和片区的新南京人中,除大学毕业生,来宁谋生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占比也较高,他们文化水平相对一般,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为下一代提供更高的起点。沿着“把孩子培养好、把家庭建设好、把社会治理好”的逻辑,沙洲街道切实营造适宜儿童成长的友好环境——

中瑞社区携手专业社会组织打造“托育加油站”,为婴幼儿家长提供儿童早期发展指导;莲花北苑“五老”志愿服务团队定期为社区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莲花嘉园、金穗花园社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开办新就业群体子女爱心公益暑托班,帮助他们解决暑期子女“看护难”问题。

小手拉大手,沙洲基层治理出现了系列“微变化”。金穗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林介绍,租住在小区的外卖小哥感念社区帮忙“带娃”,积极开展“随手拍”,上报送餐途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如今社区“宁小蜂”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40余人,治理对象变成了治理力量。李晓洁则坦言,曾经经常给社区“挑刺”的居民,现在到社区来“讲话声音都低了八度”。

对新南京人而言,落脚城市的首站,承载着他们当下的奋斗和对未来的期盼。沙洲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集基层治理的点点之“沙”,蹚出了一条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为新南京人点亮了一方“幸福之洲”,也为“锦绣建邺”的生态底色注入了“善治力量”。

□ 本报记者 鹿琳 通讯员 李洁羽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