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无锡市滨湖区的一个路口悄然出现了一间“爱心缝补”便民小屋,每当夜幕降临,这里格外忙碌。居民晚上出来散个步,顺便就把衣服补好了。便民小屋是当地社区的资产,“管理员”也是从生活在这里的“新市民”里物色的,小屋虽小,却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不少实实在在的便利。
城市生活中,一些边边角角的“微需求”几乎家家都有,比如说配个钥匙、修个拉链、补个衣服、磨个刀剪之类的,虽说都是些鸡毛蒜皮不起眼的小事,但往往很难找到能够接活的商家。一般的修理店看不上这类的小生意,等流动商贩又没个准头,而且也会给小区管理带来不便。这种情形之下,居民的“微需求”虽然算不上“急难愁盼”,但也成了搁在大家心里头的“微烦恼”和“微痛点”。
既然有“微需求”就应该有“微服务”。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只要群众有所呼,政府就要有所应。作为政府服务的“终端”,街道和社区不妨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利用现有的资源,挖掘社区的各类能工巧匠,开设便民小屋,并且通过发放“便民服务券”把需求和服务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一些社区居民的现实需求,也能给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增加一些收入。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大到乡镇街道小到村组社区都能开展,也都能做好。
每年,各级政府都会梳理出要为群众办的实事项目。修路造桥是实事,解决群众的“微需求”也是实事,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不那么显山露水,但做好“微服务”,解决了“微需求”,就会给家庭带来“微幸福”,当无数个家庭的“微幸福”汇聚在一起时,那也就是大和谐、大幸福。□ 胡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