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镇江市伯先公园小广场,镇江市“新思想文艺课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走进润州区金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脍炙人口的歌曲《人民至上》,劝导戒烟、普及健康知识的情景剧《借火》,讲述文明志愿者老刘故事的小品《文明在身边》,3个接地气的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老刘的故事太有意思了,他因为热心劝阻不文明现象,屡次错过与相亲对象见面的机会,但最终因其热心成就了一段美好的邂逅。”家住附近杨家门社区的涂琨说,如果大家都能像老刘一样,社会文明程度一定会更高。
“新思想文艺课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由镇江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策划编排,旨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本场活动为今年春节后的首场活动,现场主持人董晶客串宣讲员,用简单朴实的串词讲解节目蕴含的思想:“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董晶在讲解情景剧《借火》时,还邀请两名观众上台谈对节目的感受,加深了大家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理解。
2024年,镇江市通过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开展更“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新思想文艺课堂”,实现“理论+文艺+文明”深度融合。“我们组织社科理论专家和文艺专家召开创作研讨会12场、征求意见座谈会5场,从市级层面推出文艺微宣讲作品36个,创作内容包含情景剧、清曲说唱、评书、小品、小锡剧等,满足工人、农民、学生、新业态新就业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分众化、互动化做好理论宣传普及工作。”镇江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遴选172名“百姓名嘴”、26名专家学者参与活动,明确“1个节目”+“1场解读”+“1份感悟”演出形式,用宣讲的方式承担“主持”的功能,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提升理论宣讲工作实效。
为让节目更接地气、更受群众喜爱,镇江印发《“新思想文艺课堂”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建立节目创作、讲稿审核、宣讲员选拔、活动管理4项工作制度,优选20个群众欢迎度高、参演人数精炼、便于复制的节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进行改编推广,同时建立“百姓演给百姓看”可持续模式,带动基层文艺团队充实“市—县—镇—村”四级理论文艺节目库,已培育出群众身边的理论文艺团队53个,创排节目超10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新思想文艺课堂”7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8.1万余人次。这一做法荣获2024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 本报记者 钱飞 通讯员 凌霄 缪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