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如何更好地传播云锦文化……当下,大学生的暑期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记者发现,不少南京大学生今年的暑期实践很“有文化”。
“刘爷爷,这是咱们村的环保小屋,以后咱们家的生活垃圾可以分类投进去,这样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让咱们村的环境越来越美!”7月,在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小青桐”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刘政江同学耐心地给王村村的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他逐一挑出纸盒、塑料袋、玻璃瓶等告诉刘爷爷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南京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村于2022年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团队正为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传统村落打造绿色名片。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首先为村子里的孩子和家长们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运用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有奖竞答、小游戏等形式展开互动。村民王妈开心地说:“第一次这么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今后我也要为保护咱们传统村落多出力。”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何传承和发展?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非遗文化“南京云锦”调研。团队成员由5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组成,他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本着对新闻传播学的喜爱,不仅深入了解了云锦这一高超技艺,还对游人进行了随机访谈与问卷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南京云锦的传播现状,包括传播深度及广度、受众接触动机以及受众忠诚度,希望对南京云锦的发展与传承之路提出有效建议。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除了用专业知识去保护和调研,还用文化艺术感染大众。7月初,河海大学大学生艺术团36名师生来到陕西省石泉县,分别在石泉中学、鬼谷庄开展了两场文艺汇演,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带给石泉县青年学生和基层群众,用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石泉县乡村文化振兴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