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姑苏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通过问需于民、快速响应的“大走访”行动,解决民生诉求,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街巷里弄的细微之处,以“微改造”统筹推进城市逐步更新,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闲置桌椅“以旧换新”
架空层变身“共享客厅”
在近期“大扫除”“大走访”行动中,平江街道梅巷社区志愿者发现梅巷花园13幢架空层是居民日常聚集聊天的热门场所,部分居民习惯将家中闲置的旧桌椅放置在公共区域,整体美观度不足,也影响居民休闲体验,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改善这一问题,梅巷社区对接小区物业,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共同策划“以旧换新”行动。由物业对13幢架空层进行精心改造,并购置一批崭新公共座椅,替换原居民自发摆放的废旧椅子,将原本闲置、杂乱的空间打造成“共享客厅”。改造完成后,居民在此避暑纳凉、休闲娱乐更加舒适宜人。
暖“新”驿站“微服务”
精准关爱新就业群体
居民向金阊街道滨河社区反映,三元三村内网红美食街人气旺盛,快递、外卖小哥往来穿梭,缺乏固定休息场所。
社区收到反馈后,积极协调商户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暖“新”驿站,在公共区域角落增设饮水机、微波炉、手机充电插排和休闲桌椅,为小哥提供歇脚、喝水、充电等基础服务。同时,社区定期邀请医生驻点,提供免费测血糖、量血压等基础体检,联合律所开展“法律微咨询”,解答劳动纠纷、处理交通意外等常见问题,积极为“两新”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疏解枝叶遮光困扰
回应居民“阳光诉求”
家住仓米巷17-3号院的居民向沧浪街道西美社区反映了一个烦心事,院内树木因多年未修剪,生长得过于高大茂密。繁盛的枝叶不仅严重遮挡了低层住户家中的采光,使得室内光线昏暗、通风不畅,还容易滋生蚊虫。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树枝歪斜下垂,遇到风雨天气,存在折断坠落的安全隐患,成了悬在居民头顶的“隐忧”。
面对这一迫切诉求,西美社区迅速启动响应机制,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修剪方案。施工期间,修剪人员严格遵循方案,操作细致规范,冗余的枝叶被有效清除,低层住户家中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修剪中也最大限度保留了树木的主体形态和健康生长态势,兼顾了绿化效果与居民需求。“树枝修剪后,家里亮堂多了,感觉舒服多了!”居民纷纷为社区的高效行动点赞。
需求排摸“精配置”
公共座椅升级居住体验
白洋湾街道以“大扫除”“大走访”为契机,通过社区走访、网格巡查,广泛征求居民需求和意见,制定增设休闲椅的具体方案。通过两轮排摸,最终确定辖区内17个小区需更新“一桌四椅”共计15套、便民椅68个。
同时,街道发挥网格员的巡查的作用,一方面主动和居民宣传新增座椅的位置,并倡导居民爱护座椅,另一方面定期检查座椅是否安装牢固,确保居民安全。
城市的温度与品质,在于对每一个微小需求的真诚回应,在于让居民从“旁观者”真正成为家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当居民的困扰不断转化为社区的“好风景”,当基层的“小切口”持续改善着民生的“大体验”,姑苏便在这“双向奔赴”的互动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绘就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文明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