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狗叫声少了,晚上不再有突然响起的钢琴声,邻居家的装修在白天也停止了施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再加上高考临近,家住滨湖花园小区三期的苏钰发现,小区里愈发安静起来。“今天是世界环境日。美好的生态环境,不止是天蓝、水清、空气好,良好的声环境也是我们期盼的!”苏钰发的这条朋友圈,引起很多好友共鸣。
6年前,苏钰在亲朋的羡慕中入住滨湖花园小区。她经常去云龙湖健身,朋友圈“晒”得最多的就是云龙湖的美景,湖光山色、日出日落、飞鸟翔集、层林尽染,一年四季风光不同。但入住时间一长,她就发现了美中不足:原本她以为住在21楼会非常安静,远离喧嚣,但楼层隔音不好,楼上邻居走路、拖板凳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楼栋里还经常有人装修,电钻声尤其刺耳。
“噪声污染真是看不见的‘隐形杀手’!”苏钰有时在朋友圈吐槽,有时也跟邻居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聊天中她得知,困扰邻居们的生活噪声还真不少,比如云龙湖边健步走队伍的音响、附近建筑工地夜间施工、社区商业街喇叭的叫卖声、大半夜楼下电动车的报警声,都在影响居民休息。
“现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很多人的工作处于高压状态,回到家就希望享受宁静。”苏钰告诉记者。
去年11月起,听说滨湖花园小区要打造“宁静小区”,苏钰举双手赞成。没多久,她就发现小区里多了很多“宁静小区”的宣传标语,商业街的高音喇叭声消失了,云龙湖健步走的音响声小多了,跳广场舞的大妈居然戴上了蓝牙耳机,力度之大、效果之好,令人惊叹。
宁静,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邻居装修的噪声明显小了,而且调整了施工时间,发出噪声的时间段有所缩短。”苏钰说,在社区的号召下,现在每个装修的业主都会在单元门口张贴一封《致歉信》和一张《装修噪声告知书》,为装修影响邻居生活表示歉意,承诺会最大程度减少噪声,并明确告知邻居自己家将于某天某个时段使用电钻。邻里关系因此缓和了很多。
在一次社区宣传活动中,苏钰和邻居们一起到“宁静小屋”体验了不同噪声的分贝,学习了《社区居民噪声管理公约》和倡议书,领到了带有“宁静小区”LOGO的一包口罩、一把雨伞、一双拖鞋和一只帆布包,大家都称赞这些衍生产品设计得好看而且实用。最让她感慨的是那双静音拖鞋,穿上之后走在地板上静悄悄的,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宁静小区”的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湖滨街道和滨湖花园社区不断采纳居民建议进行宣传、改进。前段时间,苏钰向社区反映,每天早上6点钟垃圾车就进小区,倾倒垃圾时声响较大。环卫工人确实非常辛苦,但孩子们早上的睡眠也很宝贵。几天后,她就发现环卫工人倾倒垃圾的动静小了一些,“以前倒完垃圾桶会使劲晃几下,现在不晃了。”
苏钰和家人也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宁静小区”的创建,休息时间在家尽量不发出很大声响,移动桌椅板凳时都是轻抬慢放。现在走进滨湖花园小区,苏钰耳畔最大的声音就是鸟叫声。降噪,需要每一位市民从每一处细节开始努力。苏钰希望,小到一个小区、大到一座城市都能如此“宁静”。本报记者 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