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大程度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为此,南通市崇川经济开发区依托辖区老干部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资源、瞄准问题,采取“网格+银发+服务”模式,深入开展“银领善为”行动,点燃“银先锋”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推动“桑榆未晚,银发生辉”新局面。
整合资源,把力量聚到“网格”之中。依托社区服务阵地,组建“老书记工作室”、“巾帼志愿服务队”等老干部队伍,鼓励退休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吸纳责任心强、政治觉悟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网格员、楼长,与社区党委责任共担、工作共抓,为社区治理发挥作用,再立新功。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与网格支部、企业支部的青年党员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关系,通过开展“传帮带”座谈、专题辅导沙龙、送学课堂等形式,退休老干部通过分享宝贵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中的疑难杂症,帮助青年党员、干部精准解惑,尽快融入工作,青年理论与业务双项技能进一步提升。
发挥优势,把服务做到“细微”之处。老干部见多识广,深受居民信赖。他们就利用自己的优势,经常走访居民,收集民情民意,反映群众心声;建立“网格+老大人”治理队伍,协助网格长做好精神文明、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平安建设等网格治理工作,形成“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的服务格局。“部分单元电梯坏了”、“花城一期监控老化”,这些意见经老干部们反映到社区和相关部门后,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居民邻里关系紧张,老党员、老干部们主动上门,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进行调解,收到较好效果,今年已调解家庭矛盾3件,化解邻里纠纷2件。同时,社区内还活跃着一批老党员、老干部参与到舞蹈队、戏曲社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生动诠释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面貌,既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提升了社区整体文化素养。
瞄准问题,把功夫下到“心坎”之上。老同志融入“网格”,作用发挥在社区,这在崇川经济开发区已是一道靓丽风景线,不仅想群众之所想,开展周到细致的服务,还在群众想不到、看不到的地方下足了功夫。近年来由于小区停车位配比不足,道路沦为“马路”停车场,使得公交8路、83路、623路等公交车不能停靠花城公交站台。原“善意花城”在职党员功能型党支部书记蒋建华与老同志多次向交巡警支队、市公交公司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最终征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8路、83路、623路公交车又重新回到了花城公交站台。而居住在中南世纪花城的老干部王建明,从南通气象局退休后也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他发现社区年轻人居多,很多人由于工作繁忙都未找到对象,就利用社区资源,组建“家之鹊”婚介服务站。在老同志的热心帮助下,许多单身青年找到了心仪的另一半,走进了幸福的婚姻殿堂。截至今日,社区成功牵手68对。此外,服务站的老同志们还在引领婚育新风、护航家教家风建设等方方面面影响着身边家庭。
(作者王敏、陆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