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悟空”与“星星的孩子”一起上课
2025-04-02 10:09:00  来源:江海晚报  

仿真机器人“悟空”与孩子们互动。

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研发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系统》课题,在南通市崇川区思杰儿童发展中心建立实践基地,对接课程实验运作5年,用AI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种全新训练方法。

“小朋友们,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有哪些……”日前,崇川区思杰儿童发展中心机器人教室内,黄智瑶、徐燕两名老师为3名孤独症儿童上生活认知训练课程,仿真机器人“悟空”与孩子们互动,成为两名老师的好助手。当天半小时的上课时间里,“悟空”为孩子们表演了舞蹈、太极拳、瑜伽等。

崇川区思杰儿童发展中心教学主管朱剑飞介绍,该中心作为江苏省首家、南通市独家合作单位,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系在课题研发、临床试验等方面开展合作,并成为华师大康教基地,该课程运作5年。通过评估对比,孤独症儿童在与机器人互动中能更好地掌握交流互动能力、社交性语言能力、集体活动中的等待意识等,并结合运用到生活中。

7岁孤独症儿童可可(化名)上过两年多机器人课程,进步不小。“‘悟空’外观萌趣,富有超强表现力,在这里已使用4个多月,比上一款仿真机器人性价比更高。”朱剑飞说,在社交课上,“悟空”机器人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课程有趣生动,孩子们都很喜欢。

课题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副教授陈东帆博士介绍,该课程不同于传统康教训练课程,其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和统计过往记录数据,寻找影响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关键轨迹,继而推出最优训练方案,以提高康复效率,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一种全新训练方法。

课题组与专业康复机构合作建立了包括思杰在内的8个实践基地,对接课程实验,研究孤独症儿童职业评估技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再通过庇护性就业岗位设计实现孤独症人群就业,彰显课题的社会效益。

“‘悟空’机器人实现完全国产化,智能程度提高了。”陈东帆介绍,研发还在继续推进,将于今年年底推出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康复训练课程。

(记者尤炼)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