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老师们不仅讲解科普知识,还带我们一起做有趣的实验,十天时间过得太快了,明年我还要来参加。”家住南通市狼山镇街道园林社区的小朋友陆缪楠开心地说。
7月1日至10日,狼山镇街道团工委联合南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举办了“探索科学奥秘,点亮梦想之光”科普夏令营。通过14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带领辖区青少年开启奇妙的科学探索之旅,吸引了300余人次青少年积极参与。
在“身边的物理”科普课堂上,南通大学物科院“格物致知”科普实验志愿服务团的大学生带领孩子们初步认识物理世界,了解物理学科的研究范畴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原理。妙趣横生的物理实验轮番上演,涵盖力、热、光、电、声学等多个领域。在力学实验中,“马德堡半球”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强大威力;声学实验里,“音叉共振”现象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声音的能量传递;电磁学实验中的“辉光球”更是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除了动手实践,还设置了知识竞赛环节,围绕物理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题,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与学习热情。“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转的实验,打破物理的‘高冷’印象,让孩子们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南通大学物科院“格物致知”科普实验志愿服务团陈俊强说。
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星核智码”小分队为孩子们安排了“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讲述“两弹一星”元勋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感受科学成就的同时,领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团队成员以情景剧《辐射侦探》、游戏“恐怖箱大挑战”“人造太阳梦想”等趣味环节,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到核电站辐射远低于自然辐射年剂量,消除了他们对核能的恐惧和误解,激发孩子们对未来核能应用的想象。
在暑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课上,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心理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向孩子们传授了防溺水、防火灾、防触电等安全知识,以及亲子沟通中面对压力、情绪管理的方法,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围绕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大学生志愿者还开展了课业辅导,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他们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勇于提问,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社区家长们对科普夏令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很愿意让孩子参加这样的暑期活动,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我们非常欢迎和支持大学生团队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园林社区团委书记张佳表示,“这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科学之窗,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实现了社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发展的双赢。”
今年是狼山镇街道团工委与南通大学开展科普夏令营的第二年,也是狼山镇街道团工委与南通大学深化校地共建、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又一次生动实践。这种“街道团委搭台、高校学子唱戏、社区青少年受益”的共建模式,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机制。
(作者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