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涌现出一批山庄田园、乡村客栈、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实体,推动乡村旅游驶入发展快车道。据统计,我市累计培育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02家,休闲农业综合营业收入达11亿元;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4个,市级命名45个;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1家。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坚持把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结合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农房改善、环境整治等一体化部署推进,加快实现农民收入、城乡面貌的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深挖特色资源。依托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西游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游;立足京杭大运河、名人故里、渔家风情、苏北民居等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发挥乡村旅游重点村、原星级乡村旅游区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品牌效应,吸引外来资本6亿余元;依托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大米等“国字头”“省字号”农业品牌资源,开发“淮味千年”“金金有味”“洪泽游礼”“盱眙礼物”等系列文旅产品,举办盱眙龙虾节、清江浦百花节、洪泽湖大闸蟹节、涟水农民丰收节、金湖荷花节、淮阴丁集黄瓜节等各具特色的乡情乡韵品牌,乡村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推进白马湖村避风港、龟山村民俗文化体验馆、怡亨酒庄酒文化体验馆、陡山村桃李天泉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化建设、区域化布局、链条式发展,形成沿“百里画廊”、沿黄河故道、沿淮金线、环白马湖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入选全国首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届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安占据3席。在全省率先制定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旅游“金种子”工程创建标准》,启动实施淮安市乡村旅游“金种子”工程,遴选资源禀赋好、产业基础牢、发展意愿强的乡村旅游重点村、示范基地培育单位各10家,利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一批生态环境美、产业发展兴、致富效果好的乡村旅游样板工程。实施乡村旅游风貌提升工程,对乡村旅游点周边的“三头、三口、三边”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整体风貌。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打造“有魅力、有效益、有品质、有名气”的乡村旅游新局面。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崔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