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
——淮安初心如磐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2023-07-10 09:29:00  来源:淮安日报  

■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王 舒

通 讯 员 黄兵号 陆 瑶叶 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2013年以来,淮安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淮安以综合得分全国第七的优异成绩,晋升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城市建设无终点,牢记嘱托再出发。站在崭新历史节点,淮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立足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让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更好展示建设好周总理家乡的“象征意义”。

【新闻回放】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淮安榜上有名,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根据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测评总成绩,淮安位居全国第七。

【数说十年】

2014年:

全国首创建设“关爱驿站”;

2017年:

城市“绿色小客厅”等3个项目获省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8年:

《淮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

2019年:

主城区环卫市场化,在382个居民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正式实施《淮安市市容管理条例》;

2020年:

完成258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6.5%;

2022年:

都天庙、新旅片区入选城市更新省级试点,正式实施《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

2023年:

被中国作协评为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

【记者观察】

向美而行,锻造城市“好品质”

“现在住这里,美得很!”淮安经开区威海小区8号楼业主陈兆清口中的“这里”,此前可谈不上有多美。该小区建于2003年,由于年久失修,公共通道狭窄、健身器材破旧等问题突出,居民为此烦恼不已。2021年,该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改造前,经充分征求意见,街道、社区梳理出居民最关心的四大类改造项目,通过增加常绿灌木等绿化苗木,将小区景观多组团串联,打造独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如今,威海小区不仅旧貌换新颜,还成了附近居民的“打卡地”,并创成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

旧房“焕新”,百姓展颜。2013年以来,淮安紧紧围绕“旧小区呈现新面貌,老居民过上新生活”目标定位,推动老旧小区颜值品质双提升,将一批“老大难”“脏乱差”小区建成样板小区。截至2021年底,分别创成省、市级宜居示范居住区32个、49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城市有‘面子’,百姓有‘里子’。”市住建局综合处处长洪飞介绍,淮安的城市更新不花冤枉钱,而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运用“微更新”“微改造”理念,按照“提、改、拆”并举的更新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分步骤推进改造工作。同时,强化空间治理,积极推进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在有限空间内补齐功能短板,全力提升群众生活空间品质。

“增的是功能,留的是文化。”洪飞表示,淮安不简单拆旧建新,而是保留城市肌理,系统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将城市更新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历史记忆”串点成线、协调联动,将里运河沿线打造成展示运河自然风光、漕运文化和老码头工业记忆的特色风光带。

漫步淮安,城美如画,城水相依,怡人怡心。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92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56个,建成城市“绿色小客厅”15个……2022年,淮安疾驰在向美而行的路上,用这一连串的数字,托起百姓幸福生活。洪飞透露,未来淮安将突出总体设计,通过挖潜存量资源,诊断突出问题,全面探索推进工业厂区“盘活利用”、文物“活化利用”等方式路径,动态完善城建项目库。同时,积极探索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实施模式等,坚持设计、建设、管理并重,实现城市更新改造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由细入手,提升城市“好素质”

烤串、凉皮、砂锅……暮色四合,涟水县常青路疏导点灯光璀璨,小摊一家挨着一家,飘香的特色小吃,吸引路人驻足。没有垃圾遍地,不见油污横流,有的是摊位整齐、环境整洁。“不愁没生意,真好!”说起现在的“练摊”生活,经营户杨姐乐呵呵。

当方兴未艾的夜经济遇上城市管理,如何实现鱼与熊掌兼得?“堵不如疏,不能一收了之!”涟水县城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施建国表示,立足现实需求,当地统一规划设置常青路和同乐坊两个疏导点,指定区域、指定时间,商户可以免费申请经营。在召集摊主座谈,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出台《关于设置并规范管理城区临时疏导点有关事项的规定》,做到执法有据。

“管理更优化,百姓更满意。”在市城管局工作人员王学伟看来,淮安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标准化”引领。他介绍,淮安市制定16大类378项标准,从街景容貌、园林绿化、城市空间,到城市家具、招牌广告、建筑立面等,把城市管理每一项工作细化量化,让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考评者有标可循、有据可依。

执法有据,服务升温。在严管的同时,淮安城市管理更聚焦群众需求、关切群众感受、重视群众评价,引导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营造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王学伟举例说,在整治非机动车时,考虑到万达广场周边快递发货量大,城管部门主动和万达广场业主沟通协调,一方面增设停车位,另一方面设立“快递小哥停车区”,从根本上解决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城市的主人是市民,通过提升服务,环境改善了,百姓满意了,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实现了。”

“从‘神经末梢’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淮安开展“颜值品质提升年”行动,推进100个精品项目,解决50个突出问题,全力实现从品质建设到品质管理、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分散管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

从心出发,涵养城市“好气质”

傍晚,刚在喜马拉雅运河音乐书房听完一段单口相声的张大爷,向记者展示书桌上的听书设备,他说:“在这里看书、听书,安静又方便,能感受到淮安深厚的文化气息。”

“一本本图书、一个个打卡点,不仅让淮安书香满城,更让崇文尚学的优良传统在淮安赓续传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杨静介绍,从2021年起,淮安已连续三年开展“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阅读地图体验护照打卡活动,阅读空间、文博场馆、运河主题场馆、红色场馆等构成的阅读地图点位遍布全市,未成年人在家长陪伴下,持体验护照打卡研学。截至目前,已有约220万人次参与该项活动。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既来自城市建筑等硬件环境的外在颜值,更是基于市民素质、社会风尚等内在品质。作为淮安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品牌活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阅读地图体验护照打卡活动的背后,是淮安厚植文化底蕴、塑造城市内核的执着追求与探索。

杨静介绍,近年来,淮安将全民阅读纳入文明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精心打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品牌,把“养成学习、阅读的良好习惯”作为淮安新时代“六种新风尚”之一,倡导全民践行。今年4月,淮安市被中国作协评为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退休教师刘大亮入选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阅读地图体验护照打卡活动等四个项目获2022年度省公益阅读推广活动认证……一个个荣誉,成为书香淮安建设的生动注脚;一个个硕果,推动形成“以书香塑魂、让文明润心”良好风气。

同时,淮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主题,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汇聚起建设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目标的精神力量。注重发挥好人效应,浓墨重彩地宣传身边好人,营造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市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称号、30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含提名奖)称号、83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好人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提档升级市、县、镇、村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引导6100余支志愿服务组织、40多万名志愿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播撒爱心、倡导文明。

文明交通伴护出行、文明服务传递温暖、环境提升展示形象……当下的淮安,正以永不停歇的韧性、攀高比强的劲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无处不在的文明细节渗透进百姓日常生活,彰显出周总理家乡人的素质和品格。

更美的风景在前方,追梦的脚步不停歇。淮安,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文明的力量正发荣滋长,在总书记殷殷嘱托声中,向着未来无限延伸。

(配图:水渡口片区生态宜居。 ■融媒体记者 王 昊)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