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虚功实做 以德育引领学生成长
——“大思政”育人实践中的“江中”探索
2023-05-18 15:54:00  来源:扬州日报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母亲节当天,伴随着婉转的歌声,江苏省江都中学开展了第八届“母亲节烛光下给母亲写封信”感恩教育活动,高三学生以写信的方式,深情向母亲告白。

“我的妈妈很了不起!为了我,一头青丝熬出了白发,这是我难以回报的母爱。”高三(18)班学生张孔敬丹眼中闪着泪光读道。当天,她的妈妈也来到学校参加活动。当妈妈听完女儿写的信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两人深情相拥。

高考在即,学校为什么在高三学生紧张的复习迎考阶段举行母亲节活动?江都中学高三年级主任刘大杰告诉记者,“高三的孩子学习压力比较大,平时跟家长的沟通也不多,我们通过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懂得感恩的学生,才会热爱生活,才会主动奋发向上。”

母亲节活动是江都中学开展“大思政”育人实践的一项最新活动。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江都中学校长周明龙说,“江中的德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筑健康人格,让孩子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成才。”

近日,记者深入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江都中学,探访该校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生动实践。

深耕思政,融入学科体系

“袋式黄瓜属于什么科?”“大家知道袋式种植的优点吗?”……近日,在吴桥现代农业基地,江都中学举行了“行走的大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

活动中,地理老师陈达从地理位置分析了城郊型现代农业产生的原因;生物老师周银总结了袋式栽培的优点,并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化学老师高峰和学生们一起分析了园地作物长势良好的原因,还讲述了各种农业大棚膜材料的优缺点;政治老师钱秋燕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最后,同学们在种植区学习并尝试了种植万寿菊。

在“大思政”格局下,江都中学纵向打破学段分割,横向突破学科壁垒,融课程思政及学科思维为一体,通过问题驱动,把思政的价值引领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机融合、有序推进。例如在法制教育方面,在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中,渗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禁毒条例等的内容;在政治学科渗透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在历史、美术学科渗透文物保护法等内容。

“以‘课程思政化、思政课程化’为抓手,我们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江都中学办公室副主任姚静说。

“大思政”育人实践成效显著。2018年,该校王一帆同学被推荐参加共青团江苏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2020年,校长周明龙、教师钱秋燕被评为扬州市高中“上好中学思政课”优秀教师;2021年,教师高峰的“十四五”课题《基于课程思政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在省教科规划办立项。2021年11月,学校成为扬州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成员单位;同年12月,学校先后被评为扬州市第一批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实践赋能,助力快乐成长

近日,在学校阅读节活动期间,高一(19)班的同学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那是学生们阅读《红梦楼》的体悟集文所成的书。

“《红楼梦》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整本书阅读内容,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让他们按照学号、利用每节课前的五分钟,每人一个章节来讲解。”教师李冬芹告诉记者,开始同学们的讲解比较简单,在对人物有了相对清晰认知后,同学们的兴趣逐渐浓厚,有的同学甚至有“霸占”语文课堂主阵地的激情。

为了让同学们把青春期阅读变成将来可以回味的人生印记,李冬芹按照人物形象集中编排,把大家的体悟集文成书,并邀请校内外各路名师参与点评。于是,这本《读<红楼梦>美 品<红楼梦>味》便诞生了。“成书的过程就是同学们从读通到读懂到感悟的过程,也是同学们和经典对话的过程。”李冬芹说。

除了阅读节,江都中学还有体育健康节、科学艺术节等活动,通过“健康、快乐、创新”主题,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社会文化内涵、历史内涵与价值内涵,实现学生活动的制度化、系列化,突出民族精神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为学生打造广阔的心灵成长空间。

“早在1997年,江都中学就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周明龙介绍,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还曾荣获省教育厅、省妇联等颁授的“江苏省优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称号。

为国育才,雏鹰振翅高飞

“人的一生也如生物演化一样,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江都中学1982届校友、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曾多次应邀回母校为师生作讲座。他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合理规划人生并为之奋斗。

江都中学1972届校友、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终身教授丁玖,江都中学校友、江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江都中学校友、国际知名人工智能科学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黄广斌……近年来,江都中学先后聘任杰出校友、科技人员、社会知名人士近百人,分别担任学校研究性学习导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

此外,江都中学利用郭村保卫战纪念馆、三江营革命纪念馆、许晓轩纪念馆等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四史”等教育,将红色基因播撒到每一位学生心中。

“‘保持平民本色,培养精英气质’是江中的育人特色,我们通过邀请优秀校友作讲座、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厚植爱国之情、坚定强国之志、砥砺报国之行。”周明龙说,德育不是空洞的,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日积月累的教育引导,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为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集体,江都中学还是全市输送飞行员最多的学校。该校以军训为起点,突出国防教育,高三年级开学第一学期,各班学生代表递交决心书,表达选择飞行、励志蓝天的坚强决心。学校还通过宣传和“保苗育苗”工作,保证“苗子”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状态,同时针对性进行学科辅导,帮助过好文化关。2013年,江都中学高三毕业生杨颖成为扬州市首个“招飞”录取的女飞行学员,并以高考357分位列全省女飞行学员第一;2019年,杨逸凡同学以高考总分394分入选清华大学双学籍飞行学员班。记者 冯刚 肖讷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