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9日宿迁市召开的“1+X”新闻发布会上,市城管局发布了《“暖心城管·美好宿迁”城市精细管理“十项行动”工作方案》有关内容,提出在部分路段、街区合理规划、设置“潮汐式便民摊点”,助力实现“惠民生、促消费、优环境、强经济”目标。
7月20日,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市区部分路段、街区的“潮汐式便民摊点”已经“上线”,并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便民不扰民
城市管理有“温度”
7月20日傍晚,宿城区丽景湾华庭小区门前渐渐热闹起来,各式小吃摊点在指定的区域里有序经营。
在此经营小吃摊点的张先生高兴地说:“多亏了‘潮汐式便民摊点’,现在我们有了固定的经营场地,可以安心做生意了,心里特别踏实!”
据了解,丽景湾华庭小区门前的“潮汐式便民摊点”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目前有10个小吃摊点在此经营。为了做到便民不扰民,我市城管部门建立了小吃摊点动态准入、退出机制,采取公开报名、逐一审核、公开摇号等措施,推动“潮汐式便民摊点”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长效化。
记者看到,丽景湾华庭小区门前的“潮汐式便民摊点”有专门的标识牌,上面有经营区域、经营范围、经营时间、管理单位等信息。小吃摊点的经营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此摆摊设点。
市民王女士笑着说:“最近天气炎热,我下班后会在小区门前买一些小吃带回家。设置‘潮汐式便民摊点’这项举措太好了!”
一半是书香
一半是烟火
7月20日晚上7时许,在宿城区双庄街道盐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潮汐式便民摊点”里,鸡蛋饼、炒年糕、冰粉等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给我来一份鸡蛋饼!”
“好嘞!”
随着香气飘散开来,经营小吃摊点的王林翔熟练地做好一份鸡蛋饼。
“以前有不少小吃摊点在周边占道经营,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还留下了塑料袋、果皮等垃圾,影响周边环境。”王林翔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按照要求规范经营,市民的抱怨少了,我们经营起来更有底气。”
据了解,该“潮汐式便民摊点”临近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以前,无序经营的小吃摊点在学校周边聚集,严重影响市民通行。为了解决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近期,宿城区双庄街道利用盐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场地打造多功能便民服务点,设置了“潮汐式便民摊点”、书屋、茶吧等多个功能区,形成了“一半是书香,一半是烟火”的独特场景。
“以前在学校附近占道经营的小吃摊点较多,我每次接孩子时都会被堵在路上。现在道路畅通了,我们也乐意在这里挑选心仪的小吃。”住在附近小区的王女士笑着说。
“目前有20余个小吃摊点在‘潮汐式便民摊点’里经营,从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11点,我们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督促他们规范经营。”盐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浪说。
既飘“烟火气”
也吹“文明风”
在宿城区康庭茗苑小区附近的“潮汐式便民摊点”,占地面积超过200平方米。带着孩子来买小吃的刘女士说:“‘潮汐式便民摊点’不仅带来了‘烟火气’,还为附近居民购物带来了便利。”
据了解,康庭茗苑小区附近的“潮汐式便民摊点”是由宿城区城管局设置的,可为周边6个小区的近3万名居民购物提供便利。按照“部门指导+街道牵头+社区管理+摊主自治”的要求,宿城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常态化规范小吃摊点的经营行为,确保不影响交通及环境卫生。
“我每天都带着垃圾桶,等生意结束后就将摊点附近的垃圾全部带走。”在此销售烧饼的摊主牛先生笑呵呵地说。
“潮汐式便民摊点”受到居民青睐,小吃摊点的经营者自觉做到规范经营、文明经营,在这一充满温情的场景中,“文明风”与“烟火气”深度融合。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潮汐式便民摊点”像一根城市治理的“绣花针”,精巧地缝合了市容整洁与民生需求的缝隙。
本报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
■ 实 习 生 倪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