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实体支撑。10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能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持续拓宽、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并且与共建国家形成技术共生、产业共生及市场共生,最终实现了以双边价值链升级为标识的互惠共生。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将全省产能优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资源禀赋、市场要素相结合,取得不少“实打实、沉甸甸”的业绩,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了江苏力量。
技术共生,“走出去”投资超2000个项目
6月12日,徐工混凝土机械国际市场批量发车仪式举行。仪式现场,泵车整齐列阵、臂架高举,在烈日之下熠熠生辉。随着一声“发车”指令,徐工泵车从徐工智能化泵送机械产业基地缓缓驶出,奔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目前,徐工产品出口已覆盖95%以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徐工的机械和车辆体现了高端和绿色,其技术方面的先进性,亲眼所见之后很是震撼。”谈及徐工产品在当地各大项目上的表现时,中东客商哈米赞不绝口。
与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比,中国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优势,作为其中佼佼者,江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广泛认可。10年来,我省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投资项目超2000个,无数新技术在当地“开花结果”。
去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在江苏举办,12个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60家机构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目前已有一批技术成果面世。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远介绍,公司主要经营金属3D打印,并与捷克一家公司共同开展新材料的应用研发,双方在合作中都收获很多新思路。
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而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知识技术的溢出,以及与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方式,可以学习中国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促进价值链升级。
近日,用于匈塞铁路钢桁架桥的首批1800吨构件在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完成装车,并从上海港发往塞尔维亚。匈塞铁路北起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全长341.7公里,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欧洲首单,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在不远万里来到江苏实地验货后,匈塞铁路塞尔维亚项目监理Milena表示,“我们对产品的性能很满意,中国有很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强大的技术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完成这个项目,也给了我们深入学习的机会。”
产业共生,“远道而来”设立超4000家企业
依托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网络优势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开产能合作,通过要素互补实现产业链的跨区域整合,使得双边产业互动关系和协调关系进一步加强。对江苏而言,产能合作有助于我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要素禀赋,扩大全球生产网络,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将更多生产要素集中到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链升级。
今年年初,总部位于南通高新区的创斯达集团宣布,以7000万欧元购入德国P&C集团的全部资产,加速进军全球微型锂电助力车行业。P&C集团是欧洲著名的锂电池微型通勤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及各种运动产品制造及行销公司,年销售额超1.8亿欧元。该并购案吸引十多家国际财团竞价,最后创斯达集团脱颖而出。“‘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点,通过此次收购业务,创斯达集团将大踏步进入全球微型通勤车生产销售领域,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创斯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一条通向国际的大通道,江苏借势整合利用全球要素资源,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0年来,全省累计吸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前来设立企业超4000家。
今年1月,无锡高新区境外招商团与韩国LS集团签约LS机械电动注塑系统第二工厂项目。该项目投资规模超过5000万美元。LS集团会长具滋殷表示,集团将进一步引进高端产线和先进技术,着力将新工厂打造成绿色低碳智慧“灯塔工厂”,树立行业发展标杆。
借力外资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江苏一直注重将农业企业“引进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卜蜂(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卜蜂(印度尼西亚)集团在江苏的全资子公司,一期投资约2.3亿元,企业带来的不仅是规模投资,更有集团在动物饲料、畜禽养殖行业的前沿技术及动物营养经验。
市场共生,从“你来我往”到“你中有我”
今年6月,第四届中德工业4.0暨全球采购大会在扬州举办,面对300亿元欧洲企业采购的“大蛋糕”,全省企业跃跃欲试。扬州市精诚电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目前我们公司主要海外市场在欧美,外贸业务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5%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很大。”该公司外贸经理陈晶表示,公司将抓住机遇,积极融入欧洲大市场,为企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扬州,这里不但风景秀丽,还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迸发着无限活力。”在走进多家江苏企业车间亲身感受后,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BME全球战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雷卡多·库尔特表示,在研发生产一线,他看到了江苏制造的实力,希望今后在工业制造领域有更多更深的合作。
市场总是在不断的“你来我往”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10年来,中国通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市场共生,促进双边市场融合,打破贸易壁垒和市场垄断,推动双边价值链升级,实现互惠共生。对江苏而言,产能合作必然伴随着自身产品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以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对共建国家和地区而言,其生产的产品同样也在加大向江苏乃至全国市场销售的力度。
“我们希望中国的一些大公司能在柬埔寨修建生产工厂。”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介绍,由江苏企业重点参与打造的西港特区,如今有175家企业入驻,为当地提供超过3万个就业岗位,极大地推动了西哈努克省的经济发展。
8月13日,装载着16.8万立方米LNG的塞浦路斯籍“利特克”轮靠泊位于如东县洋口港的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码头,这是今年江苏LNG接收站接卸的第43船进口LNG。自2011年5月投产至今,该接收站已接卸来自俄罗斯、秘鲁、卡塔尔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LNG船630艘,其中70%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数据显示,今年1—7月,江苏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达8539.2亿元、同比增长4%,在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中占比高达29.2%,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