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全省各地迅速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共同奏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乐章
2024-06-05 08:56:00  来源:新华日报  

芒种忙,麦上场。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重大建设项目工地现场……初夏的江苏大地一片热气腾腾。连日来,全省各设区市迅速行动、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各扬所长、“多声部”协作,共同奏响时代乐章。

凝心聚力,不断激发“走在前、做示范”的强大动力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须深入内核,从理论上、逻辑上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方法。

“深刻领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和殷切期望,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说,将认真对照省委全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切实扛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责任担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跃进、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促进、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齐头并进,努力成为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增长极,加快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确保实现“全年进”。

“深入学习思考,总书记去年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实质上都蕴含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说,将自觉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个整体,融会贯通深化理解、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对标对表省委全会部署要求,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优势、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濒江临海的资源优势、工商底蕴深厚的产业优势,扛起南通使命担当,以实干实效汇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强大动能。

深刻领悟江苏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使命任务,需要自觉把工作放到“两个大局”的大坐标、大逻辑中去谋划推进。“跳出镇江发展镇江,把镇江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大的产业体系中去考量和摆布。”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说,将聚焦“创新引领产业强市”,部署推进“876”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产业强市新优势。在重点方向上,明确要壮大8个新兴产业、培育7个未来产业、焕新6个传统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一区一廊三极多点”创新布局。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到2030年建成长三角科技创新重要节点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把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推动省委各项部署落地落实。”盐城市盐都区委书记马正华说,将持续擦亮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聚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打造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广泛集聚资源要素,激发改革内生动力,打造全链条跨境电商社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展空间。

掌握重要方法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全会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重要阵地”,关键要把握好总书记强调的“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个重要方法论。

做到先立后破,就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在以新化旧、以立促破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点在产业、突破点在创新、爆发点在改革。”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说,要着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立足产业所长加快补齐高能级创新平台短板,着眼创新所需加大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力度,致力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做强产业根基,坚持体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并重,统筹做好传统产业“增技增效”、新兴产业“成链成群”、未来产业“育树育种”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着眼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做到因地制宜,就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站在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新起点,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奋力崛起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说,将充分发挥临港靠海独特优势和海洋资源禀赋特点,积极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620”引培工程,坚决扛起“打造标杆和示范项目”的光荣使命,坚持东西双向、陆海统筹,高水平建设“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加快推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欧班列等标志性工程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做到分类指导,就要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做强特色优势,形成多点支撑、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将对照省委全会提到的‘无锡元素’‘无锡实践’‘无锡思考’作出具体安排。”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说,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部署,按照“4+1”重大任务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要求等,深入实施8个行动方案,真正用心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领悟透、落实好,制订行动计划、政策方案,主动挖掘、充分用好各类平台试点资源,更好找到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工作路径。

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说,要着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精准度,聚焦制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全力攻坚突破,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聚焦但不局限于“7+3”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在提高科技创新浓度上下功夫,聚焦打造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培强创新主体,建优载体平台,提升人才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最大增量”。

锚定重点任务,看准了就抓紧干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说到底就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化为现实。对照全会明确的重点任务,各地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明确“任务书”、亮出“施工图”,切实把全会精神一项一项、一步一步落实到位。

“全会对总书记赋予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目标定位,发出动员令、制定线路图,我们深刻感受到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徐州市工信局局长张长缨说,将牢牢扭住创新产业集群牵引抓手,坚持“面”上强集群、“线”上固链条、“点”上育企业,加快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高质量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探索“制造+智能”“数字+实体”深度融合的工业化新路径,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火热实践中,作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工业贡献,彰显制造担当。

历经10余年研发,溧水经济开发区在前不久实现纳米多孔碳粉全国率先量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添上“关键一笔”。“全会提出‘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的部署要求,更加笃定了我们发展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溧水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徐日喜说,作为新能源汽车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园区已聚集3家整车企业和百余家配套企业,今年将加速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推进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发展,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朝着千亿级园区建设目标加速迈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常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磊说,依托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8条重点产业链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常州将全力培育梯度递进的集群发展体系,加快培育大模型智能化驱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步伐,同时布局新能源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设施“见桩率”、光伏电池“见板率”,打造推广新能源典型应用场景,串珠成链、集链成群,着力从产业高原向应用高地和推广先锋迈进。

“全会强调在乡村振兴上,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让我们行有方向、做有标杆、干有底气。”宿迁市沭阳县青伊湖镇党委书记王晓娟说,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以来,该镇抢抓发展机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扩大自主研发的高产高质水稻育种面,做强木材加工、石英制品等特色产业,争取全镇工业销售收入早日超百亿元,持续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更要拿出“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说,扬州全市上下将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振奋“处处争先创优”的精气神,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干部队伍能力作风提升行动,把精力集中到干实事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更加自觉地“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汇聚起攀高比强、实干争先的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 集体采写 统稿 陈明慧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