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1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 > “中国好人榜”江苏拟推荐候选人事迹公示(2025年第一季度) > 正文
张玉芳
七旬老人义务照顾瘫痪村民17年显大爱
2025-02-19 14:08: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张玉芳,女,1949年1月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三甲社区村民。2008年,张玉芳得知同村一位瘫痪老人家庭困难,丈夫外出打工、儿子患有智力障碍,从此便经常上门接济,送米、送菜、做家务。2017年到2021年期间,老人的丈夫、儿子相继去世,张玉芳从之前的“接济”变成全面“接管”,每天上门为老人种田、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按摩身体。此外,她还经常帮助患病邻里、困难村民、孤寡老人,村民们对她交口称赞。

守望相助,托起瘫痪村民幸福生活

“大家都是邻居,我帮点忙不算什么大事。”谈起邻居柳和选,张玉芳语气轻松。可她坚持17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柳和选可一点儿也不轻松。

今年77岁的柳和选是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三甲社区的困难户,2008年因一次意外摔跤,造成终身瘫痪在床。面对老实巴交的丈夫和有智力缺陷的儿子,还有自己高额的治疗费,柳和选感到深深地绝望。张玉芳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了解生活所需并一诺千金:“不要怕,只要我在一天,就一定不会让你们饿肚子。”作为村民组长,张玉芳发起为柳和选捐款的活动,短短三天就募集善款4000多元。平日里她更是主动替柳和选家买米充煤气,甚至在空闲时间为柳和选家闲置的菜地种上蔬菜。“这些年多亏了玉芳照顾我,我才能每天三顿吃上热乎饭,真是太感谢她了。”躺在床上的柳和选抹着眼泪说道。

2017年至2021年,柳和选的丈夫、儿子相继因病去世,接连的噩耗击垮了这位老人的心理防线,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张玉芳挺身而出发动村民捐助柳和选家一万多元善款,帮助料理后事并前去安慰、劝说和引导,“放宽心,以后你的生活我来负责。”一句承诺,让她从简单的“接济”变成对柳和选生活的全面“接管”,每天为柳和选买药、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时刻关注着老人的身体状况,精心准备每一餐,确保老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柳和选多次想从自己微薄的低保金中拿出钱作为对张玉芳的感谢,但每次都被张玉芳拒绝,“你要再这样,我以后就不来了。”在张玉芳看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扶危济困,岁月见证如磐初心

“柳和选真是烧高香了,被照顾得‘红光满面’,张玉芳真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啊。”邻居陆宏才禁不住翘起大拇指。的确,她的“热心肠”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岁月见证了她的初心。

“来,要过新年了,快把这件羽绒服穿上试试……”1月25日,在柳和选家,张玉芳将一件新买的羽绒服给柳和选试穿。“又舒适又保暖,我好喜欢呀。你已经送我好多衣服了。”柳和选喜滋滋地感谢道。

其实,连张玉芳自己也不知道帮柳和选买了多少东西。她一直记得柳和选的妹妹泪眼婆娑地拉着她的手说,“今后我姐姐就拜托你了。”柳和选的妹妹不识字,家又离得远,年纪也大了,无法经常看望柳和选。“你放心,我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好她的,绝不食言。”张玉芳紧紧地握住柳和选妹妹的手,坚定地说道。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会因为长期受压而受到损害,发生坏死以及溃烂的情况,张玉芳坚持每天早晚按摩一次,一旦发现老人皮肤上有发红的迹象则立即使用红花油按摩局部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多年以来,柳和选老人从未出现因褥疮而前往医院治疗的情况。

多年缠绵病榻让柳和选的脾气变得有些古怪,有时会嫌弃买的菜不够新鲜,甚至偶尔还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无名发火……面对这一切,张玉芳有些许委屈,但没有丝毫的怨怼,因为她知道,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的柳和选比任何人都痛苦,只有深深的理解与包容才能让柳和选有一直活下去的勇气。“我答应过她妹妹好好照顾她的,怎么能因为一点委屈就撒手不管。”看着面色红润不少的柳和选,张玉芳早已习惯了将委屈藏在心底,这份爱也因此更加纯粹,更加从容。

微光成炬,温暖光芒映射四方

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在通州区二甲镇三甲社区,提起张玉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求任何回报的事,大家都赞不绝口。谁家吵架了,她都会主动帮其调解,谁家里需要粮食种子,她都会主动赠予……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村民,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向他们伸出援手,因此大家有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张玉芳。40年来,她先后帮助患病邻里、困难村民等20多人,为他们筑起遮风挡雨的温馨港湾,过上了幸福生活。

村民管仲芝的小女儿小红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85年的冬天,她深夜到张玉芳家求救的情景。“当时已经半夜了,我一边急促敲门。一边求救,请张姨快帮帮我,我妈突然哮喘病发作,喘不过气来了,恐怕……”小红回忆说。“别怕,赶紧送医院,有我在,不会有事。”张玉芳连声抚慰。送到医院后,张玉芳不仅跑上跑下,办理住院手续,还垫付了医疗费。住院期间,更是每天去医院送上可口的饭菜,直到管仲芝康复出院,这让管仲芝一家感动不已。

多年来,张玉芳的好,大家都看在了眼里。在村民的眼里,张玉芳照顾孤寡老人比“亲子女还贴心”。村里哪些老人是独居的,哪些老人无儿无女,哪些老人居住条件差,哪些老人吃鱼虾、鸡蛋会过敏,爱吃红烧肉的……这些没人比张玉芳更清楚。

“我妈妈的性格就是‘爱管闲事’,哪个村民家有困难,该帮的忙她都说帮就帮。”张玉芳女儿季亚军说。1982年70多岁的孤寡老人苏桃桃因病瘫痪,连饭也无法煮,需要人照顾。尽管无儿无女,但倔强的老人却不愿去养老院,这让村干部犯了难,关键时刻,张玉芳挺身而出把他安置在车库,一日三餐不落地照顾,帮他清理由于大小便失禁弄脏的床褥、衣物,冬天洗被子、夏天刷凉席,晾晒干净再给老人换上,不曾间断,直至1985年苏桃桃去世。到现在,张玉芳夫妇依旧会在清明期间为其扫墓。

张玉芳几十年如一日“爱管闲事”,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看到母亲每天忙碌的身影,张玉芳的儿女也时常主动承担起给柳和选买菜、送饭的任务,帮忙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的传承与延续。对此,张玉芳欣慰又自豪。“我做这些事情从来没想过要获得什么回报,只要我还做得动,就会把好事做到底,关心帮助邻居。”张玉芳表示。

张玉芳的善举,不仅让受助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也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向上向善,争当好人。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