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林,女,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理事长。朱军林4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重度残疾,但她自立自强,成长为一名助残事业工作者。她深入残障群体倾听呼声、了解诉求,开创“社区家庭”服务站点,提升大龄心智障碍者生活技能,探索“外挂车间”工作模式,将小型工厂搬到残疾人之家,帮助500多位残疾人实现多元化就业增收。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不忘为残疾人谋幸福的初心,将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残疾人朋友心中。
用坚韧走出逆境,用生命影响生命
朱军林四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再也无法直立行走。虽然疾病带走了她行走的能力,但家人的爱与鼓励却成就了她乐观坚强的性格,她学习了计算机,提升了学历,还参加了各种女性创业培训班,并在残联和社会爱心人士支持帮助下,与志同道合的残障伙伴组建了爱心服务队伍。2013年,朱军林在丈夫的陪同下帮助了一对来自安徽的盲人夫妇,及时将患急性疝气的孩子通过绿色通道送治就医,出院时夫妻俩下跪感谢深深地影响了朱军林。“既然爱心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手上,我就不能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而丢出去,我相信我可以帮助更多人。”2013年以来,朱军林先后创办了江北地区首家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太阳花残疾人互助乐园”,专为心智障碍者和重度残疾人服务的托养机构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以及省内首个专门提升大龄心智障碍者生活技能的“社区家庭”服务模式站点。为让残疾人打开心扉、走入社会,朱军林时常坐着轮椅上门沟通,试图将残疾同伴拉出家门。高位截瘫14年的小鲁第一次见到她时抵触地说:“你来是看我笑话的吗?”朱军林没有放弃,而是找到一位同样高位截瘫却能阳光生活的朋友,以他的经历感染小鲁,渐渐地,小鲁敞开心扉,开始接受帮助。如今,小鲁不仅实现了生活自理,还走上了辅助性就业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生活能力训练教练。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为给残疾人寻找就业机会,方便对接资源,朱军林考取了驾照,筹钱购了车,除了每天长距离奔波带来身体的疼痛,还要面对对接项目时的碰壁和打击。但她凭借一股韧劲,最终采用“外挂车间”的模式,将小型工厂搬到“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帮助500多位残疾人实现了多元化就业和增收。2019年5月,朱军林创办南京首家“喜憨儿洗车中心”,作为一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场所,至今已为16名心智障碍者提供岗位培训机会。21岁智力二级残疾的小祝是2024年3月加入到“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在这里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关爱与尊重,让我有了归属感”,曾经他因为交流障碍求职屡屡碰壁,但在这里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除此之外,朱军林还与阿里巴巴合作,批量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通过线上微信营销团队、线下社区服务载体和残疾人创客空间,帮助20余位残疾人实现电商居家就业和线下就业。
恪守党员本色,为残疾人发声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把大家的力量都发挥起来。”2019年,朱军林带领“太阳花”的党员同志成立了党支部,作为这家“两新党支部”的书记,她积极发挥党支部的红色纽带作用,融合辖区资源,开展支部共建、互助帮扶,三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在朱军林的介绍下为遭遇无故辞退的残疾人小李提供法律援助追讨赔偿款,顶山街道卫生院党支部为残障人士签约家庭医生,为残障人士健康保驾护航……作为南京市政协委员,朱军林先后提出《将“护理用品”纳入“残疾人辅具补贴目录”》《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中预留残障人士终身托养场所》《助残服务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等6项提案。2023年9月,朱军林作为江苏参会代表参加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她围绕充分就业、辅助性就业、融合就业、创新就业渠道等方面和与会代表展开交流,“我是残疾人的代表,我要坚持为残疾人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