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银行旧址在阜宁,具体地址不详。
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1940年二三月间,主持中原局工作的刘少奇就与后来任军财经部副部长的李人俊商量成立江淮银行,发行新四军的钞票,同敌人开展经济斗争一事。1941年二三月间,江淮银行进入紧张筹建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江淮银行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齐全,于1941年4月1日宣告成立,4月12日挂牌对外营业,归军财经部领导。实际上财经部和江淮银行对外是两块牌子,对内是一套人马,并设有江淮印钞厂。军财经部部长朱毅兼任行长,副部长李人俊兼任副行长(5月以后,新增副部长骆耕漠兼任副行长)。
江淮银行的牌子刚亮出,还没有来得及工作,日伪军就分几路扑向盐城扫荡来了。根据军首长的指示,1941年7月20日,成立仅三个多月的江淮银行随军财经部转移,撤至阜宁。9月份撤销江淮银行,部分工作人员由副行长骆耕漠带队就近补充到新四军第三师和所辖的盐阜区,为今后组建盐阜银行保存了骨干力量。李人俊副行长奉命赴新四军第一师和所辖苏中地区,保留江淮银行名称。不久建立了江淮银行的各分支机构。盐城境内的东台、台北(今大丰)办事处隶属于苏中地区保留名称的江淮银行。
江淮银行虽然撤销了,但原来隶属它的江淮印钞厂还存在。印钞厂在东台县境的海边刚筹建起来,就遭到敌人大扫荡。在反扫荡中,工厂里的人员、设备,几经分散、隐蔽、搬迁,反而更加适应抗日游击战争的新环境。大扫荡过后,江淮印钞厂搬迁到阜宁县境,在羊寨以南红庙这个地方,重新安营扎寨,并于1942年7月正式开工,仍用以前制好的江淮银行票版,印制不同面值的江淮银行钞票,分别在苏中、盐阜这两个根据地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