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一米线’,保持社交距离;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护栏;积极践行餐桌文明,用公筷、拒野味……”近日,邗江区双桥街道武塘社区文明健康“小喇叭”再次定时响起。
拿着“小喇叭”巡逻的是武塘社区的一群居民志愿者,站在队伍最前面的是62岁的队长王旭初。自从疫情形势好转后,他就和队员们主动站出来,从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小喇叭”,每天早上9时至10时30分、下午4时至5时,走进辖区每个院落及背街小巷,循环广播《致武塘居民的一封信》,看见不文明行为还会及时劝导。每晚8时至8时30分,则由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接档播放社区“小喇叭”。
据介绍,武塘社区共有10个网格、4000多户居民,志愿队在社区巡上一圈得花两个小时。他们一边播放“小喇叭”,一边进行“巡逻”。路上看见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会进行统一规整;遇见有人乱扔垃圾的,会上前提醒。“都是多年的老邻居,居民们一般都非常配合。”王旭初说。
“‘小喇叭’就是党群之间的纽带。”武塘社区党委书记唐天青介绍,疫情期间,社区疫情防控人员、网格员每天不间断巡逻,循环播放“小喇叭”。“我们把疫情防控通知、倡议书通过小喇叭播放,及时让居民知晓有关情况。”
“小喇叭”的播放内容,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武塘社区星期六义工队队长汪红莲说:“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小区封控期间,社区利用‘小喇叭’循环播报,倡导居民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少出门。而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小喇叭’的宣传内容则加入了守住‘一米线’,践行文明餐桌、用公筷、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等内容。”
从去年开始,武塘社区创新开展“小喇叭”宣传,发挥群众智慧,开展“社区小喇叭”作品征集,不断丰富“小喇叭”的播放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生活小常识、文明创建等各个方面。社区每天有人员携带“小喇叭”走街串巷、流动播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持续唱响党的声音,深受居民群众喜爱。(杨颖 陈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