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七人全保研 这个公益团队个个是学霸
2024-01-24 10:01:00  来源:扬州日报  

近日,扬州大学“佑见江豚”生态保护团队的7名成员纷纷传来好消息:全部保研“上岸”!其中,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刘迅婕直博复旦大学,兽医学院学生段云天保送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刘雪雅保送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袁思雨保送江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曾梦妍、园艺园林学院学生张斯涵、农学院学生于琪保送扬州大学。

这7名成员来自不同学院,在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共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0余项,累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40余项。他们在刻苦学习之余,积极投身江豚保护公益事业中,创办各类活动,共同守护“天使微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A

从江滩到街头

策划开展各类活动助力江豚保护

“不要写我,多写写江豚吧!不要让后代只能在纸上看到江豚的模样。”在长江边十年如一日守望江豚的老人拿出一叠江豚图样的剪纸感慨道。这句话让在进行长江水质调研的刘迅婕等7位同学为之动容,他们立志要尽自己所能,加入保护江豚的行列。

为守护住长江中最美的“微笑”,7名同学作为团队骨干带领其他成员开展了“巡航净滩”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他们不畏酷暑和凛冬,沿着江岸拾起冲上岸边的垃圾,只想为江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在一次净滩活动中,我们偶遇了一群‘微笑天使’。看着它们在水面上自由嬉闹,顿时感觉我们的实践活动更有意义了!”刘迅婕说。

为了搜集基础数据,建立更适合江豚生活的航运运行规则,他们开展了“航运观测”活动,统计来往船只数量,记录航线、持水量等数据,并将其反映给有关部门,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影响。“因为往来货轮的螺旋桨可能会对江豚造成伤害。”团队成员刘雪雅说,每次航运观测,他们都要蹲守好几个小时,将相关数据提供给航运管理部门和专家,为江豚生存避险提供帮助。

保护江豚任重道远,团队的足迹也不止江边。他们深入学校,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佑豚之声”系列科普宣教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江豚的处境。他们前往街头宣讲,出售团队独家设计的江豚文创产品,并将所得全部捐赠给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

B

打造“江豚+非遗”IP

吸引更多人参与守护“天使微笑”

“佑见江豚”生态保护团队运营期间,7人共举办、参与20余项活动,设计了50多种文创产品,通过“公益+工艺”的模式,打造“江豚+非遗”IP,推动建立公益共同体。在暑假期间,7位同学还牵头筹办了大学生江豚保护夏令营,希望让更多的小伙伴们认识江豚、保护江豚。

随着与公众的不断接触,“佑见江豚”团队为江豚发声的行动也感染了许多普通人。从分不清“江豚”“海豚”与“河豚”,到深刻了解江豚严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决心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共同守护“天使微笑”。如今“共享一个长江”理念广泛传播,长江扬州段屡现“江豚逐浪”的生动景象。张斯涵说:“我们深知这绝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这是一群又一群江豚保护人在奋斗。欣喜之余,我们希望能永葆江豚的笑颜,书写扬大青年的时代担当。”

“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护江豚,我们感到无比的激动与欣喜,这也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将竭尽所能,继续联合各方力量,打造江豚保护联盟;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宣传,致力于让江豚保护、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曾梦妍说。

如今,团队的7名成员都将开启新的求学生涯,但他们表示,对于江豚的热爱不会改变,对于公益事业的执着不会减少。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他们坚信“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美好画面一定会重现。

通讯员 陶雨兴 杨知凡 记者 乔云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