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宿迁 > 正文
宿迁宿豫:办好身边事,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群众心间
2021-09-14 10:39:00  来源:宿迁学习平台  

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宿迁市宿豫区始终注重从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中总结经验教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踏实“办实事”,坚持把人民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及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突出“重点”,文明实践“暖人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让村民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振友社区将目光瞄准了社区内的空巢老人。

振友社区联合“振兴有我”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怡老爱心餐”志愿服务项目,项目以改善民生为主旨,依托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老年群体,开设百姓大食堂,为社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五保户和低保户提供就餐服务。

百姓大食堂带给群众好口福。图片来源:宿迁日报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老人们集中就餐场所已停止堂食,社区便安排工作人员组成了志愿服务小分队为老人们送餐上门。截至目前,该项目共有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惠及社区内60余名空巢老人。接下来,“怡老爱心餐”的关爱人群还将向留守儿童、残疾人等更多困难群体延伸,并由点及面地向全镇乃至全区辐射。

为老人送餐、拍照、义诊、理发……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宿迁市宿豫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三级联动,始终聚焦重点人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保证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此外,针对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种植可能遇到的问题,宿豫区还组织农技专家组成专业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农户等提供农产品种植、增产、销售等相关建议和指导。

截至目前,宿迁市宿豫区已开展专项志愿服务500余次,志愿服务遍地开花、文明实践深入人心,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找准“堵点”,化解群众“烦心事”

“有了这些辅具,我们出行更方便了,能去的地方也更多了。”在宿豫区千鸟园广场街坊公舍的“辅具共享小屋”,一名行走不便的居民顺利坐上了“共享轮椅”,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宿豫区,这样的“辅具共享小屋”共有三处,分别位于宿北大战遗址公园、千鸟园广场街坊公舍和张家港实验小学街坊公舍。“共享小屋”里,提供了轮椅、掖拐、手杖等多种辅具,并设计了人性化的租借程序,进一步满足失能人群的临时性辅具需求。

辅具共享小屋。图片来源:宿迁学习平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切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宿豫区始终聚焦“堵点”和“难点”,采取了切实解决群众“烦心事”的针对性措施。

针对留守妇女的就业需求,宿迁市宿豫区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打造“五有五型”妇女微家,鼓励各社区致富带头人引入“三来一加”项目,帮助增收致富。区妇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助推妇女就业创业,同时加强教育引导,为妇女群体提供法律维权服务,为女性群体提供有效帮助的同时,带动女性群体主动开展公益服务,把学党史办实事落实到“最小单元”。

打造“亮点”,彰显宿豫“新特色”

在宿迁大桥东侧的“运河书场”,68岁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陈锦荣和他的搭档正在为群众表演苏北琴书。“我听了几十年琴书,没想到能在‘运河书场︐听到这么精彩的琴书表演。自从有了‘运河书场︐,我几乎天天都过来听琴书、看表演。”在现场观众的鼓掌喝彩声中,82岁的朱运松老人高兴地说。

“运河书场”为群众送去文化大餐。图片来源:宿迁晚报

“我们‘运河书场’每周有演出,为大家提供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宿迁市宿豫区文化馆副馆长陈元介绍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宿迁市宿豫区充分用好辖区内文化文艺、非遗传统等资源,打造各类特色项目。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创新开设“运河书场”,组织民间艺人运用大鼓、快板等形式生动演绎党史,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启动非遗传承进乡村暨苏北琴书专场巡演活动中,宿迁市宿豫区编创《中国共产党党史历程颂》《人情新风》等弘扬新时代精神的新编琴书剧目,邀请区内优秀非遗代表传承人开展巡演30余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触人心。(宿迁学习平台)

责编:宿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