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林(右二)传授梨树整枝方法。 资料图片
今年2月18日,糜林同志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7岁。那一天,阵阵早春的寒风和声声林涛,与听闻噩耗的人们一起,诉说不尽的哀痛和惋惜。
糜林生前是镇江市农科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第六党支部书记。自参加工作以来,他33年如一日扎根“三农”一线,把科技兴农、助民增收作为毕生奋斗目标,积极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帮助茅山老区和其他边远地区农民掌握应时鲜果先进栽培技术,实现脱贫致富。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园艺工作者,听他们追忆与糜林一起工作的时光,讲述他感人的点滴往事,追思和缅怀这位农业科技人员的模范代表。
怀抱兴农志向
推广地方果树技术
“我与糜林同龄,都生于1963年。我与他都从事果树种植技术工作,是一条战壕里的朋友。”市园艺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费宪进对记者说。1990年前后,他俩在句容“万山红遍”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次见面,糜林当时还是镇江市农科院的一名普通技术员,他是来这个试验、示范、推广基地推广园艺栽培技术的。
“我俩都是搞果树技术的,共同为镇江应时鲜果发展推广服务。”费宪进说他们还有另一层关系,“我在镇江市园艺站搞果树技术推广,他在镇江农科院搞果树科研。”糜林的研究专长主要在草莓和梨树种植技术方面,并且成果明显。费宪进是推广研究员,他俩相互支持和合作,由费宪进把糜林的科研技术成果向广大果农推广。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糜林从日本引进梨平网架栽培技术。他俩先在京元果品合作社推广,又在南山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此项技术,并不断扩大推广面积。目前,全市梨树一半的种植面积采用这项技术。糜林服务新建梨树基地,推广梨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已推广到丹徒宝堰、荣炳和丹阳访仙等乡镇和园区。
高架草莓技术也是糜林的一项重要园艺创新技术,在丹徒区世业洲明兰瓜果种植家庭农场以及句容市白兔镇纪荣喜、王柏生草莓基地积极推广。全市目前采用这项技术的草莓大棚发展到200亩。这种高架栽培技术降低了草莓种植的劳动强度,但仍然与地栽草莓同样高效益。
“在果树技术方面,糜林与我是合作者,我们共同合作承担科技项目。”费宪进进一步说了他们第三层关系——共同合作承担了多项省市科技推广项目。“在江苏省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方面,我与他分工协作,我搞栽培试验,他提供技术支撑。在江苏省桃产业开发项目中,我们共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通过了省级验收并在全市范围推广。在草莓‘1+1+N’新品种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我们共同合作了两年,通过了由镇江市财政局、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联合市级验收。”通过科研+推广+示范户的模式,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明显提高。
坚守初心
真心实意为农服务
“糜林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坚守初心,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无论是对大农场还是小农户,无论是对上级领导、同行还是普通农民,他都随叫随到,有问必答,并且讲科学、不浮夸,提供管用的技术服务,十分认真敬业。”多位受访的园艺工作者这样评价心目中的糜林。
扬中市林业站副站长孙强华,今年52岁,他与糜林相识20多年。结合亲身感受,他表示,糜林为农服务有真心。只要果树基地和基层农民有技术需要,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过来提供服务。八桥镇利民村这些年来种植桃子、葡萄和瓜类。“在他去世前一段时,我们还不知道他身患恶疾,村里打电话请他来,他立即就过来为基地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因此,当我们惊悉他病重去世的消息后,都感到非常意外,也感到十分惋惜,我们失去了一个帮助农民科技致富的好帮手。”
孙强华说,糜林服务农民有本领。扬中发展了几百亩草莓、几十户种植户,但凡有种植户需要种植技术或者需要联系买苗、学习田间管理,找到糜林他都会积极给予帮助,毫无保留地告之相关信息和技术,帮助他们取得丰产丰收。
孙强华说,糜林始终坚守初心。他是一位实干型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乐于走进群众、贴近实际、求真务实。他是梨树方面专家,经常到扬中的种植基地推广他摸索出来的省力化栽培模式,帮助农民进行树枝整形以及提供嫁接等技术服务,十分热情也很有耐心,他愿意为广大农户奉献光和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贡献能力。
丹阳园艺站技术人员帅建华今年42岁。他说,糜林虽然不是他的直接老师,但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我们有时组织人员到镇江农科院培训,更多的是他到我们这儿来指导、传授技术。”帅建华回忆道,糜林为人实在,传授技术从不保留。
在丹阳市导墅镇里庄村从事梨树种植的贺春记得,有一次糜林来到他的梨园,两人就建立了联系。在糜林的精心传授下,贺春的梨树越长越好,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贺春说,糜林为人随和,没有架子,和农户打成一片。丹阳市园艺站组织草莓种植户多次到他的镇江市农科院的高垄栽培草莓基地学习技术,他现场下田传授要点,一心一意为农民服务。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糜林以振兴乡村的情怀和高强的技术本领,沉下去为农民服务,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他为“三农”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以及高尚品格,为广大农技人员树立了学习榜样,成为追求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典范。(本报记者 干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