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利用有限的街旁空间进行‘微改造’,比如在昆山中环北线-柏庐路十字路口,用闲置地块打造‘口袋公园’,还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突出名人朱柏庐主题。如今,这个‘口袋公园’不仅是服务城市形象的良好展示窗口,也成了不少居民的网红打卡点。”
7月24日,在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的主题为“生态文明优先背景下的高品质空间”创新大会现场,该院昆山分院景观设计部主创设计师武赟向记者介绍了一处“品质空间”的“变身”经过。当日,众多省内外规划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围绕如何建设高品质空间、让城市更宜居等话题进行交流。
通过“微更新”提升百姓居住环境的宜居性,已在我省多地展开生动实践。“我们目前进行的‘微更新’主要围绕老百姓需求来开展,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宜居街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以此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王承华说,“微更新”多在老城区开展,改造会涉及到很多个体产权问题,空间打造中规划师的角色也在变化。比如,一处空间被改造成什么、如何改造,需要充分了解多元主体的各种需求,召开多次协调会进行商讨,直到达成共识。规划师不仅是专业设计者,还需承担更多社会协调的功能。
南京小西湖堆草巷31号有两组四合院,原有15户居民住在这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冬青介绍,他们在对南京小西湖风貌区改造时,由于堆草巷31号临街两户承接人年纪大、经济困难,不具备搬迁条件。在充分考虑产权、居民诉求后,他们保留了建筑传统肌理、四合院建筑类型,帮助不具备搬迁的居民清除了搭建,修缮了老房子,并引入厨卫设施。此外,还在院内引入文化创意业态,打造了与原住民共生的院子。
2019年,我省率先在南京鼓楼区天津新村、阅江楼,南京栖霞区姚坊门,宜兴市东氿新城和昆山市中华园5地展开宜居街区试点建设。眼下,这些地方正在积极推进中。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汤蕾介绍,他们先通过网络问卷对姚坊门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进行了调研,然后结合现有建筑增加了菜市场、养老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生活设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雯认为,建设老百姓有获得感的美丽宜居城市,规划工作要更多去了解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公众一起参与建设。
“在强调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存量时代,大部分是对城市残留空间的织补、对微空间的精耕细作。小微空间的改造不一定是惊艳的,但一定是宜人的。它给居民带来的是一个有温度、有幸福感的公共空间。”武赟说。
“微更新”改造的空间虽然不一定很大,但建设要求很高。专家提醒不能只从某个地块自身考虑,在设计时,需注意全盘统筹。“‘微更新’地块规划时要跟上位规划、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周边地区资源等衔接。在整个存量空间土地资源较紧缺的情况下,很多设施可能需要考虑与周边资源的共享利用。”王承华说。
用“微更新”提升乡村空间品质,同样重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德罡在陕西参与了很多乡村的规划、建设。“乡村的现实远比想象的严峻很多,乡村振兴不应是规划文本里描述的诗和远方,而应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使乡村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这是城乡融合的基础。”他说。
本报记者 白 雪